小苹果“链”出大产业
(上接1版)
做活“新”字,构建营销体系
走进位于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正在兴建的西部苹果国际商贸港,“人类第四个苹果”的巨大牌子呈现眼前,商贸港还按照欧盟标准,建成国内首条水式输送分拣线海越20吨/时全自动分选包装线。
为深度挖掘苹果产业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宁县苹果品牌影响力,宁县坚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发展,在“庆阳苹果”公用品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西部苹果国家商贸港的平台作用,把基地生产有标准、果品质量按标准检测、销售后可追溯的优质苹果称为“人类第四个苹果”,并设计统一的包装、苹果logo,制定种植、管理、产品等标准,政府无偿提供品牌使用权,着力打造具有宁县特色、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
宁县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创新营销模式,打造营销联合体,县内17家企业、294家合作社、4545户果农抱团组建苹果营销联盟,组成产业联盟。生产中,通过对接供货商,统一农资,由县果业托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打药;销售中,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包装,对接高端果进入百果园、沃尔玛等大型商超,中端果进入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电商渠道,将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的单家独斗变为抱团共赢,提高产业化水平。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形成网上网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让全国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吃到宁县苹果。
在线上方面,宁县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作用,综合运用云模式,以庆新电商中心为带动,发展苹果销售网店200个、微商1800多户,拥有阿里巴巴、京东、天猫、拼多多等50多个固定客户,果品销往国内外20多个省市;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组织电商企业、自媒体、网红达人在苹果基地现场直播,年线上销售苹果10万吨。在线下方面,宁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营销中心7个,在华润万家等全国22个大型超市直销,与巴勒根国际贸易公司等国内外200多家经销商长期合作,年订单直销鲜果18万吨。
据悉,宁县大力推进两个“三品一标”建设,目前已完成绿色、出口、3A、有机、GAP(欧盟)认证5个15.3万亩,荣获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优质奖等奖项23个。
做精“联”字,构建带贫体系
如何让更多群众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让苹果成为群众的“致富果”?
在良平镇矮化苹果栽植基地,段村村贫困户吴翠玲对基地带来的好处感触颇深,“2015年基地刚建立起来,我就来到基地报了名,每年最少能收入8000多元。除了务工收入,家里的7亩地还流转给了合作社。另外,入股合作社每年还能分红2000多元。现在有了三份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为保证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长远致富,宁县围绕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目标,大力推行以“三方联动、三变推动、品牌带动、党建促动”为主要内容的“331+”模式,实现最弱势贫困户与最优势产业、最强势企业、最广阔市场的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长远致富,村集体无钱办事、凝聚力不强的问题,也有效解决了合作社技术薄弱、经营风险较大,企业规模扩张缺土地、缺资金等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引领全国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全产业链发展,带动群众多渠道增收、高水平增收、长时间增收的新路子。
2019年4月25日,宁县在焦村海升基地举办苹果产业“331+”扶贫模式分红大会,按照16.8%的比例,共分红3392.3万元。贫困户每户最高分红8400元,村集体经济分红收入6.72万元,最高的村分红达到11.76万元,让贫困户、村集体尽享“三变”改革红利。
据了解,目前,宁县通过苹果产业“331+”扶贫模式累计为贫困户、村集体、一般农户分红6364.2万元,带动9472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6万元以上。先后荣获“全国绿色食品(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中国果业扶贫突出贡献奖”等称号,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重点支持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曹康通讯员孙艺晨他在部队当过战士、文职干部、荣获过营团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转业到地方后,经过商、办过...
宁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