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量提质:让“庆阳苹果”招牌更亮 庆阳市持续发展苹果首位产业

陇东报 2019-09-14 00:58 大字

本报记者 何海峰

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是农业农村部区划的优质晚熟苹果(红富士)最佳适生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坚持“小苹果,大产业;小苹果,大民生”的发展理念,把苹果产业作为发展农业的首位产业和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按照“苗木本地化、栽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的基本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全产业链发展,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市从业人员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扩量,苹果栽植面积达到177万亩

推广现代矮化栽培新模式,是现阶段庆阳市果树栽植的重点方向。今年上半年,全市栽植果树10.01万亩,完成育苗2780亩。

正宁县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展产业、助推扶贫”的总体思路,依托甘肃融诚生态农业绿色产业有限公司,全力推行“4+2X”发展模式,探索出“总公司+总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打造集中连片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园1.2万亩。

宁县着力打造长官路口至米桥万亩“海升模式”示范带,建设海升公司5000亩自根砧苹果基地、1000亩乡村振兴小康示范园和2000亩“入股+托管”共享果园。

苹果苗木繁育方面,宁县在焦村镇由庆阳海越公司建设2000亩育苗基地;庆阳居立农业公司镇原太平镇脱毒苗木微繁中心首批自育脱毒苗已完成进地栽植400亩。目前,共引进苹果脱毒组培繁育品种35种,砧木6种,脱毒组培苗大田育苗450亩。

据介绍,近年来,庆阳市坚持规模化推进、区域化发展、标准化生产,苹果栽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以董志塬为主的10个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和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脱毒苗木繁育基地,苹果树累计面积达到177万亩,挂果面积78万亩,苹果产量90万吨,产值40亿元。

提质,“海升”模式“西农”技术落地生根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苹果栽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一些老旧果园由于年代久远,效益下降,提质改造势在必行。

2010年,庆阳市依托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成立“庆阳市现代苹果工程技术中心”。2012年,市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庆城县建成苹果试验示范站,遵从“服务产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培育旱作特色,突出简化适用”的研发理念,总结提出了庆阳苹果生产8项实用技术,促进了“海升”模式在庆阳的落地生根。2013年,成立“庆阳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以服务果农、指导生产为目的,坚持岗位专家包县包园,认真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了果园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级各类示范园227个,苹果套袋率达到95%,商品果率达90%以上,优质果率达80%以上。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宁县公安局深入推进“陇风3号”集中行动

本报讯(记者李建强通讯员陈龙)8月17日晚,宁县公安局组织巡警、特警、治安在新宁、焦村、和盛同步开展街面武装巡逻,对宾馆、...

宁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