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国家级传承人马自刚虚心学习才能更好传承
本报记者 高于婷
5月14日上午,陇东学院音乐楼一楼排练室里,甘肃省非遗传承人群陇东道情研习班学习氛围浓厚。庆阳唢呐艺术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自刚作为学员之一,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专业老师的教授,认真做着笔记。
生于宁县焦村镇的马自刚,从14岁时随舅爷和姥爷学习唢呐在乡里“顾事”,再到偶遇良师梁平正开启真正学艺之路,到后来积极参加全国、省市的各大赛事盛会,甚至将唢呐带出国门,他还发起成立了庆阳唢呐艺术专业委员会,拍摄、录制了一大批音像资料,并编写出版了《庆阳唢呐演奏教程》《庆阳唢呐演奏曲目选粹》,设立传习所,先后培养专业学生100多人,为庆阳唢呐推广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吹歌大王”“甘肃省民间艺术家”“陇东工匠”……因为马自刚的诸多身份和称号,他作为学员前来参加陇东道情研习培训,令许多人觉得惊讶——演奏技艺纯熟、风格自称一派的马自刚完全可以当“老师”,为什么选择来做学员呢?
“作为唢呐艺人,虽然我参加了许多比赛和演出,但在道情这一块,我还很缺乏经验,虽然能吹出曲调,但要想吹出那种地地道道的味道却很不容易。”马自刚告诉记者,他还带了两名学生一起参加研习班,“省上组织这次非遗人群陇东道情研习班,给大家搭建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并且请来了专业音乐教授和民间大师授课,是一次非常宝贵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会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学习道情曲牌的演奏技巧,弥补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不足。”
经过几天的培训,让马自刚感触最深的是“系统化的教学”。马自刚说:“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陇东学院的老师们下足了功夫,拿出了一本较为系统化的教材。通过收集资料、自创符合,将地道的音乐语言转化成了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这对于未来陇东道情的教学乃至发展传承,都有着重要意义。”
马自刚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培训计划能够覆盖更多非遗门类,惠及更多传承人群,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让优秀的非遗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影响力,获得更好的传承发展!
新闻推荐
5月2日,宁县盘克镇群众在绿森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务工。据了解,近年来,宁县大力发展设施瓜菜产业,建成了九龙川和...
宁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