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秦腔一生耄耋老人捐出毕生珍藏

兰州日报 2019-03-28 04:00 大字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言文费勇玮实习生李小娟李美修文/图

3月27日,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87岁老人刘景恺的家中进行。刘景恺将自己珍藏了一辈子的京剧资料全部无偿捐赠给了秦腔博物馆。

上百件藏品,全部无偿捐出

“放在博物馆,我心里就踏实了,我一辈子就喜欢秦腔,能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尽一点微薄的力量,这也是作为一名秦腔爱好者最大的心愿了。”在捐赠仪式现场,刘景恺老人激动地说到。

虽然已经87岁的高龄,但刘景恺老人仍精神矍铄,非常健谈。当他拿出自己收藏的东西时,小心翼翼地用颤抖的双手,慢慢地打开自己珍藏的作品,刘景恺说:“大部分都是自己自编自导自唱的,有些东西是自己从报刊上剪下来的,一一保存完整,捐给博物馆。”在老人的藏品中,有报刊、剧评(经典唱段)、剧本、磁带光盘、说明书、剧照等。在众多的藏品中,刘景恺拿起一本30年前参加“戏迷乐”活动的报名单,这是他刚参加工作时表演的剧目。刘景恺说:“当时有好多单位的职工表演,那时没有什么钱,就自发组织,报名单也都是自己用手写的。”说到这里,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刘景恺老人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随后,刘景恺老人展示了他从报刊上剪下来的剪贴报,一张张整齐的贴在白纸上,有皮影人物的剪纸,有文字资料,还有不少珍贵的老照片。”刘景恺一边翻阅着珍藏了一辈子的东西,一边兴致大发,当即唱了一首《苏武牧羊》。

痴迷秦腔,发起“自乐班”

今年87岁的刘景恺,是甘肃宁县人。家乡浓郁的秦腔氛围,让刘景恺自幼就接触到正宗的秦腔,并且痴迷于此。

1958年参加工作以后,为了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当时任部门负责人的刘景恺组织创办了一个露天舞台,每周六轮换演出秦腔和豫剧。“当时条件很艰苦,舞台还是职工们用煤砖垒起来的,然后我站在上面给大家唱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景恺动情地说着。“条件虽苦,但反响不错,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随即购买戏剧服装、道具、化妆品等,壮大了演出阵容。”每逢演出的时候,临近五星坪、上西园、兰工坪的居民纷纷前来观看,很是热闹。

后来,自发的演出规模越来越大,刘景恺广泛地联系兰州肉联厂、兰州印刷厂、市政公司等单位进行交流演出,丰富职工生活,把这一份对于秦腔的热爱,变成一份精神食粮送到广大职工中间。

1993年,刘景恺退休了。但是对于秦腔的热爱还是只增不减,每天都要去老年活动中心自拉自唱。久而久之,在刘景恺的身边聚集了很多同样热爱秦腔的人们。在大家的商议下,拉琴的拉琴、唱戏的唱戏,成立了兰州老年人活动中心的第一个秦腔自乐班。

秦腔自乐班的成立,给刘景恺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他本就身怀绝技、文武不挡,嗓域宽阔,光拿手的折子戏就有二十多个。在活动中心小有名气,人送绰号“刘老五”。

每天班子开演,很多慕名而来的好家早就占据有利的位置来一睹风采。自乐班一般都是以清唱为主,剧目都是传统经典名段,《铡美案》、《赶坡》、《下河东》、《打镇台》、《辕门斩子》、《古城会》等等,演出脍炙人口,酣畅淋漓,观众们称“扎实的很,太过瘾了!”在“刘老五”自乐班的影响下,每天都有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的声音,环绕在黄河边。

2002年,“刘老五”班社,组织了秦腔戏迷知识竞赛,刘景恺亲自出题,群众争相报名参赛,2005年,刘景恺再次报名参加甘肃省电视台《大戏台》栏目业余组比赛,获“优秀奖”并录制了光盘。2009年开始,刘景恺开始整理他多年的收集珍藏的秦腔资料,剧本、磁带光盘、说明书、报刊剧评、剧照等等。

抢救与保护,留住珍贵的资料2010年秦腔博物馆建馆成立,刘景恺就成了秦腔博物馆的忠实粉丝。闲暇时间经常泡在博物馆里,还常邀约朋友一起来参观。

在唱秦腔的同时,刘景恺萌生了将自己多年收藏整理的秦腔资料无偿捐献给秦腔博物馆的想法。在他的心中,希望这些藏品能够给更多热爱秦腔的人们带来一些帮助。

在捐赠仪式现场,青年秦腔研究专家陈岚也表示,此次刘景恺老人为秦腔博物馆无私捐献的秦腔资料有剧本,报刊、剧照、磁带光盘上百件,极为珍贵。充实了馆藏,不仅是对秦腔剧目的抢救,也是弘扬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其中有许多以前老艺人的录音磁带市面已经十分罕见,为我们将进行的“中国秦腔音配像”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为我馆展厅内容方面拓展了思路。

新闻推荐

“三八”快乐!

3月6日,金川集团服务分公司举行庆“三八”表彰暨游园联谊活动。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梁赟3月7日,宁县举行“庆三八——永...

宁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