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高原海绵城的探索与实践

陇东报 2018-12-28 01:00 大字

2018年,庆阳市海绵建设试点工作进入攻坚决战期,市委、市政府提出“紧盯一个目标,抓住两个关键,紧扣三个规划,坚持四个原则,突出五个重点”,树理念,抓项目,强监督,赶进度,以高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样板项目、精品工程。

本报记者 闫慧

理念先行,统筹规划

庆阳属于典型的西部缺水型城市,降雨季节集中,区域分布不均,年均降雨量539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的1/4,全国的1/8。

境内的董志塬为“天下黄土第一塬”,近年来由于城市扩张、地面硬化,使降雨由蒸发下渗变为集中下塬排放,加大了冲刷强度。据统计,大约有3000多条沟道不断侵蚀着黄土塬面。

“宝贵的雨水资源不仅没能有效利用,还不时引起城市内涝,造成严重危害。拯救董志塬,破解水瓶颈,关乎整个城市发展的命脉。”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2016年4月,庆阳市成功入围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市,试点建设期3年。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为市区东西大街以南,南梁大道以西,经五路以北,北京大道以东区域,试点面积29.6平方公里。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国际上的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尽管国内已经有很多城市在海绵建设方面取得成功经验,但业内专家指出,“一个城市的成功经验并不能完全复制到另一个城市,每个城市都需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建设方案。”

庆阳市属于典型的西部湿陷性黄土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解决城市内涝、水质污染问题,更需要解决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生态退化、水资源短缺问题。

按照国家“渗、滞、蓄、净、用、排”的6字方针,结合湿陷性黄土地质特征,庆阳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提出“蓄用为主,滞净为辅,适度渗透,有序排放”的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策略,并将城市建设、生态修复、水土保持、产业更新等多方面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源水、雨水、再生水的高效利用及可控外排,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与水土流失控制的双重目标,达到“城市双修”的目的。

庆阳市委托北京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对《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建设思路、目标定位、基本框架、指标要求和重点内容,用规划指导建设,使建设服从规划。

经过认真梳理,庆阳市列出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清单,即新建海绵道路、老旧城区内涝治理、老旧道路海绵化改造、校园海绵化改造、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机关单位改造和公共地块海绵化改造等海绵项目256项,总投资47.35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紧扣“一轴、两心、三带、五湖、三沟道、五片区”的总体布局和“八纵十六横”道路框架,打造高原林城、高原湖城、高原海绵城,为西部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庆阳市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以来,老城区内涝治理、海绵道路建设、海绵地块改造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而老城区内涝治理项目,可以说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障抗灾能力的重大民生工程。根据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今年主要对城区内兰州路、古象路、北大街、解放路等13条道路及康寿路、新建巷、南城壕、交校巷等9个内涝点的水系、排水系统和海绵设施进行改造,估算总投资4.2亿元。

项目建设主要解决老城区排水方向不合理,雨水管径较小及雨水排口较少,造成内涝现象频发的问题。市政排水主通道内涝积水区主要通过市政雨水排放主通道系统工程解决;地块、支路内涝积水点在市政排水主通道通畅的基础上,由地块、支路局部排涝工程解决。

“老城区内涝治理是削减城区面源污染、合流污染、溢流污染重要的中间控制环节,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减少城市内涝,收集多余雨水,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改善老城区居民出行条件。”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海绵道路项目建设由市政道路、交通工程、给水工程、排水管网及海绵工程、人行道渗水铺装和绿化景观与照明工程组成。统筹考虑道路本身的交通功能和海绵建设功能,通过布设下沉式绿地、雨水穿孔收集管、溢流井等海绵设施,实现道路雨水的迅速下渗及后续处理。

西峰区和谐广场海绵化提质改造工程是庆阳市具有代表性的海绵建设精品工程。

2018年10月,经过3个多月的封闭施工,提质改造后的和谐广场惊艳亮相。白天,这里绿树成荫、小桥流水、草地茸茸;到了晚上,绚丽的灯光照亮整个夜空,音乐喷泉与水幕电影声光相映,为市民带来全新的休闲生活体验。

针对和谐广场存在的道路破损、缺乏雨水回用系统等与海绵建设理念不相符的问题,进行了道路铺装、绿化亮化和水系景观的全面升级改造。通过对原有花岗岩铺装进行修缮,环广场四周增设休闲步道和透水铺装跑道;增加树种和花草,乔、灌、草及色彩搭配和谐,充分体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增设地坪灯和树下射灯,更换原有照明设施,提升亮化品质;将原来水体硬质驳岸改建为生态型水系,循环畅通提升水质,增设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雨水回用设施等海绵设施,实现地块雨水滞蓄、净化、收集和超量外排。

截至目前,庆阳市已开工实施和谐广场、岐黄大道、城南绿地、南区雨洪集蓄生态保塬、宁县西路、华能大道、人防广场、健身广场、团结小学、庆阳四中、黄官寨实验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科教新村、金鹏家园等海绵建设项目73项,已开工海绵建设项目覆盖面积14.2平方公里,占试点总面积的48%,完成项目投资13.3亿元。

“三位一体”,有机结合

今年以来,庆阳市紧盯一个目标,即全面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任务;抓住两个关键,即制度建设和考核验收;紧扣三个规划,即城市总体规划、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四个原则,即打造样板、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方便市民;突出五个重点,即四个项目包和一个能力建设包同时建设,树理念,抓项目,强监督,赶进度。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质特征,庆阳市通过海绵措施、水保措施、生态措施的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给水管网、节水设施、中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回用提标、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地块小区及城市道路雨水中水回流设施的同步建设,实现高效节水、全面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海绵设施与综合管廊同步建设、管理、运营,实现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与市政设施的智慧管控。

同时,为了解决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资金不足,建设管理技术能力不足问题,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按照技术创新、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统一管理,合作融资、合理回报,市场运作、政府考核的总体要求,由政府和社会资本采用PPP合作模式共同成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按照“技术+资本+管理”整体打包的模式,实现“规划+设计+资本+建设+维护+运营”六位一体管理模式创新。

2019年是庆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收官之年,对照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仍然是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重心。

目前,庆阳市已经研究制定《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等9项技术标准,下一步还将继续开展《庆阳市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渗水特性研究》等5项课题研究。定期组织召开市海绵办行政会、调度会、督办会、协调会等,对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实施及大额资金支付进行审定,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全面提高海绵城市建设进度。

在项目实施方面,庆阳市计划通过实施重大骨干项目、内涝治理、海绵化道路建设、公共地块海绵化改造、海绵校园改造、旧有小区海绵化改造、海绵机关等各类海绵项目150余项,彻底解决老旧城区逢雨必涝及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问题,以及道路破损、人车混行等问题,切实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通过3年试点建设期的努力,争取达到区域内2年一遇小雨不积水,30年一遇大雨不内涝的建设目标,实现市区道路平整、广场靓丽、湖泊清澈、绿带成荫,打造天蓝、地绿、水碧的生态宜居美丽城市。”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外脑”加速白银市医疗事业发展本报记者马晓微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积极与德国SES专家组织协商,达成扶贫项目合作协议,争取经费支持,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引智项目,促进医疗项...

宁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