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职能释放发展活力 宁县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纪实

陇东报 2018-11-07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建强 通讯员 豆亚丽

近年来,宁县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切实把推进“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先行棋”来抓,最大限度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善营商环境,让改革红利实现服务市场和群众“零距离”。

手续“瘦身” 简政便民惠民生

“以前办理这个企业变更手续可麻烦了,需要一个星期,现在办理审批过程十分简单,只要资料齐全,变更手续当天就可以办理,真是太快了。”近日,在宁县政务服务中心一楼的工商部门登记窗口,办理公司变更手续的市民徐博告诉记者。

“为了让信息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腿,我们今年推行了‘独任审核制’,将以前的行政审批‘一审一核制’改为‘审核合一制’,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市场主体登记流程。以前办理企业变更手续要一个星期,现在缩短到1个工作日之内。”宁县工商登记大厅业务员田洁说。

从以前办事人员在不同部门之间“接力跑”,变成如今审批部门内部“齐步跑”,是“放管服”改革带来的显著变化。宁县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后18批(次)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取消停止执行事项106项。同时,按照“小步快跑”的要求,先后4批(次)清理公布群众和企业到政府“最多跑一次”事项597项。

一站办理 政务服务大提速

“今年我们联合地税、房管部门,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变多部门跑为一部门跑,群众以前办理二手房转让时,需要在房管、水务、不动产三个部门办理手续,现在只需要在不动产综合受理窗口一站式办理,就可以拿到手续。”县政务大厅不动产登记食物中心主任田照宁告诉记者。

推行窗口一站式办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尽可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走路,是宁县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缩影。

今年,宁县变政府部门“端菜”为企业和群众“点菜”,努力推动行政许可“应进必进”,政务服务“应有尽有”。将县直部门相对办事量较大的便民服务事项统一纳入县政务大厅,目前41个县直部门已进驻政务大厅,进驻政务服务和中介服务事项696项,进驻率达92.3%。同时,宁县还加快“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聚焦办件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全力推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同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

此外,宁县还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积极实现部门业务系统对接。目前,已开通338项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功能,网上可在线办理率100%,全省排名第三。

优化服务 群众办事更便捷

走进宁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除有工作人员作服务引导外,群众通过触摸查询机也可查询办理事项所需要件、流程、周期等信息,还可通过网上申报办理。

今年,宁县结合“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强化大厅日常管理,率先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开展服务礼仪培训,推行微笑服务和延时预约服务,让群众最大化享受贴心服务。宁县还通过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服务明星”“文明示范窗口”等争创和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效能。

与此同时,宁县还通过在大厅配备饮水机、打印机、电话、老花镜、设置便民雨伞、擦鞋机、急救药箱等便民设施,不断优化办事环境。

据了解,今年宁县通过流程优化,共压减审批环节485个、审批条件80项、申报材料154项,压缩办理时限2322个工作日,累计受理办理10万多件,按时办结率100%。

新闻推荐

甘肃宁县教体局通报“临聘保教员上课开直播”:责成将其辞退

宁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宁县新宁镇民办家家乐幼儿园临时聘用保教员王璇上课开直播问题的处理决定2018年10月22日晚,新浪微博...

宁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