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巨变掠影

陇东报 2018-09-06 01:03 大字

我的母校是宁县一中,她创建于1942年,当时叫“省立中山中学”。至今,她已走过76个春秋。她不但亲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还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迁。

吃饭镜头

1964年秋季。在远离学校四十里的一个叫“政平”的古镇,两个学生各背着一个星期的干粮在艰难地跋涉。过了一道河,眼前是“之”字形的缠山路,山路蜿蜒而上。远远望去,蜿蜒山路时而在目,时而被山挡住。他们在爬山,汗流浃背,上了沟,还有40里土路。就这样,他们星期六回家,星期日往学校赶,开水加干粮的单调饮食,已经陪着他们在方圆四十里地的唯一的“高等学府”念了两年高中了。

2010年,学校的学生大食堂落成了。大食堂分做十几个小食堂,炊事员从社会引进,他们竞争上岗,让学生挑着吃饭。

早饭花样多得多了,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天天蒸馍加开水,而是多了蒸馍、包子、油饼、油条等等;喝的也不是老一套的稀饭,而是八宝稀饭、豆浆、热牛奶以及各种饮料。

水的富裕

1974年。比较原始的汲水设备——辘轳。汲水炊事员两人,年届不惑。他们吃力地绞动着辘轳,辘轳上的井绳越缠越高,终于,一只木桶水浮上井口。此时,来了一个担水的人,他挑着一担水往水灶去了。

次日清晨,起床洗脸时间。学生打水的队伍排成长龙,水灶上,几个炊事员各拿一个大瓢蹴在锅台上,他们负责给每个学生舀水。

半盆水,几个学生围在一洗,直洗得盆里漂满污垢。

1980年。高大的水塔矗立起来。扭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淌出来。

学校成为庆阳地区重点中学,国家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现代化,面貌大变样。

学生打冷水的,打热水的,从容不迫。把冷水和热水一掺和,洁净的毛巾扔进水盆,终于可以一人一盆水洗脸了。

星期日。不回家的学生,开展洗衣大赛,花花绿绿的各色衣服晾在拉绳上,把学校点缀得五颜六色。

教学楼,教师、学生公寓楼,科技楼等相继落成,学校尽现排场、大气风姿。

操场大观

连阴雨天,操场积水严重,到处有鞋踩过的泥窝窝。学生的体育课,只能在教室里上自习。

2014年。上级下达任务,操场周围的树木几日内连根拔完;学校几十亩大的操场,要做成塑胶操场。

“啥是塑胶啊?”“塑胶操场是个啥样子?”“听说制作费很贵啊。”“就等于把人民币铺了一操场啊!”

三个月后,工人把几月来挡在操场外围的彩钢板拆除后,塑胶操场展示在师生面前。整个大操场平展如镜,还配备了排水系统,下雨不再积水,干净卫生,了无尘土。脚踏上去,有一种舒服自豪的感觉。

这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很长一段时间,这美丽的操场引得附近的、乡下的学生家长纷纷前来观看,人们都说,国家富裕了,学校的基础设施也变得“高大上”啦!

数字硕果

1977年冬季招考,学校没有学生上线,一些“老三届”从社会上报考,上了大学。

教育的春天来了。

1978年,全校只考了两名大学生。这是校园荒芜十年后初次结出的硕果。一星出现,预告了群星灿烂。

2006年,学校撤销了初中部,成为一所具有三千人的独立高中。

十年来,学校的高考升学率由5%上升到50%。大学的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

2012年,高考二本进线350人,重点线130人,应届生进线266人。各项指标均在宁县遥遥领先。

2017年,高三应届生12个班,复读生3个班,共1000多名考生,进线率达58%。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对宁县一中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当年的学生旧地重游,母校的底气、名气、大气,母校的美轮美奂,使人恍有隔世之感。

新闻推荐

老庙村的致富带头人

本报通讯员石颢小四轮、小翻斗、挖掘机……即使过去了30多年,宁县米桥镇老庙村农民刘小平始终都不忘自己的过往。从他开拖...

宁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