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 “海升模式”助力“三变”改革

陇东报 2018-07-13 01:05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豆娅妮)今年,宁县紧盯贫困村产业培育全到位、其他各项指标全达标的目标,突出“扶智扶志、主攻产业”,以“一户一策”为着力点,以“脱贫攻坚大比拼行动”为总抓手,大力推进“331+”扶贫产业新模式,助推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在宁县万亩苹果产业“三变”改革示范基地焦村示范点,65岁的高治甲正开着拖拉机给果树铺设防雹网。“我是去年5月来海升务工的,到年底,一共挣了1.68万元。”说起在海升务工的事,老高笑得合不拢嘴。

据高治甲介绍,自己所在的村里,凡是把土地流转了的村民现在都在企业务工,既拿土地租金又挣打工钱,村民有了双份收入。高治甲也不例外,他将自家的8亩土地进行入股,每年分红4000元,自己也在果园务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家5口人在去年顺利脱贫。

宁县将自主发展能力弱的2416户9349人和自身无发展能力的3130户7039人全部纳入到“331+”产业扶贫中来,通过落实奖补资金、政府贴息贷款、赠股等形式,入股全县31个龙头企业,实现贫困户都有稳定的脱贫产业。

“331+”产业扶贫模式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联动,形成产业发展利益共同体,使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户变股东,激发各个要素的潜能,创新了资源配置和经营方式,实现了统一科学的品牌化质量管理体系,助推了产业发展,贫困户稳定脱贫。

据宁县焦村镇海升现代农业示范园负责人高云峰介绍:“采取‘331+’产业扶贫新模式后,一方面减轻了企业在建园、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公司已建成覆盖宁县4个乡镇30个行政村的1.66万亩果园。另一方面,在示范园打工的群众有了股份,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企业员工、周边群众也有了归属感。”

新闻推荐

朱涛赴西峰宁县督查防汛救灾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彬)7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涛在西峰区、宁县督查防汛救灾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时强调,要坚决靠实责任,强化雨情...

宁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