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张牌”鼓起“钱袋子” 西峰区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经济日报 2021-04-16 00:54 大字

后官镇路堡村梅花鹿养殖场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盘小美赵龙

肖金镇设施蔬菜基地果蔬飘香,显胜乡显胜村大棚樱桃硕果累累,后官寨、彭原等地养殖小区猪肥羊壮……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西峰区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打好“特色牌”种出“好钱景”

眼下,大棚龙须菜进入采摘期,在西峰区肖金镇芮岭村蔬菜大棚里,种植户常雪龙和几名工人忙着采摘嫩芽。

“龙须菜营养价值高,采摘期长,最近一个棚每天能采摘60-80斤,主要销往西峰西郊市场,每斤卖到8元。”常雪龙说,他从2013年开始引进龙须菜进行种植,目前共种植11棚,棚均年收入1-2万元。

在西峰区,不少菜农和常雪龙一样发展特色种植业,实现了高效增收。

近年来,西峰区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围绕宜林则林、宜牲则畜、宜菜则菜、宜游则游的资源优势,招引外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特色种养殖业。同时,鼓励种植户从传统种植转向高效特色种植,提升土地产值,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通过精心打造,全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后官寨镇路堡村建起了梅花鹿、杜泊羊养殖场,显胜乡毛寺村打造了葡萄采摘园,董志镇寺里田村建起了麒麟西瓜基地……据了解,目前西峰区各乡镇均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基地3-5处。

打好“科技牌”让土地“生金”

近日,走进位于西峰区温泉镇齐楼村的庆阳丰庆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光温室大棚里,枝繁叶茂的樱桃树结满果实;棚外果园里,工人忙着搭建春棚。

“大棚樱桃马上就上市了,从目前长势看,每棚总产量预计在1.3万斤,产值达到40万元左右。”合作社理事长聂君德介绍,合作社从2013年开始,先后流转土地518亩,引进优质樱桃品种,打造农业产业园区,共栽植红灯、美早、拉宾斯等品种樱桃460亩。

据了解,该合作社从去年10月份开始,对樱桃园进行了标准化改造,计划建设日光温室大棚50座,春棚310座,配套智能加热、自动温控、水肥一体灌溉等设施。“利用温室大棚栽培樱桃,不仅能有效预防霜冻、冰雹、雨涝等自然灾害,还能提前1-2月上市,实现错峰销售,提升经济效益。”聂君德说。

西峰区围绕苹果、樱桃、生猪等主导产业,持续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扶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设施农业,采取智能化、科技化措施提高效益。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树立品牌化发展意识,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注入新动力。

同时,紧扣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等产业发展需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科技明白人等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民的科技种田和科技建园的意识,为农业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打好“生态牌”推进种养循环

春深日暖,在西峰区后官寨镇赵咀村一处山峁上,成片的油松郁郁葱葱,桃杏竞相绽放,标准化猪舍错落有致,羊舍里的绒山羊悠闲进食……这里是庆阳合心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态养殖基地。

合作社理事长路涛介绍,2018年,他在赵咀村流转25亩退耕还林地,搭建2座鸡棚。第二年春季,从外地引进鸡苗进行林下养殖,当年创收5万多元。

在发展林下养鸡的同时,路涛与正大集团公司对接争取项目,继续在赵咀村流转土地,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办331+生猪养殖育肥基地,建设4栋标准化养殖猪舍,首批投栏2200头仔猪。并利用当地村民闲置的旧庄院改造成圈舍,引进40只绒山羊进行繁殖。

为了节约成本,路涛将禽畜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为有机肥,利用这些肥料种植110亩杂交构树,加工成饲料,用于喂养禽畜,实现种养循环发展。

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西峰区大力推进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原则,大力推广“全膜玉米+秸秆青贮+设施养畜+沼气”“设施养殖+种植瓜菜+沼气”“设施养畜+种植苹果+沼气”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现在,西峰区越来越多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加快转变农业绿色发展方式,走上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转型之路。目前,全区38家大规模养殖场已建成粪污处理设施,今年第一季度产生粪污7万吨,利用6.03万吨,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9.8%。

新闻推荐

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特殊春节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亚明王虎学国学、绣香包、练刺绣……正月初七,在西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里,王雨雁和王凡一边充实自己...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