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 退役不褪色退休不退岗

陇东报 2020-10-22 01:06 大字

通讯员高卓娅

快80岁的韩世忠,全然没有老年人的沉暮之气,身材匀称,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每天早晨3时起床练字,6点开始环城跑,8点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生活非常的有规律。

同龄的人都早已享受退休后的舒适生活,他却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向周围人分享自己毕生所得,不仅将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也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周围的人。

韩世忠说自己是“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如果说黄莲苦,可比起韩世忠所经受的苦,那根本不算什么。韩世忠刚出生40天时,父亲便离世,母亲一人拉扯着姐弟3人,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在韩世忠的记忆里,童年里永远是饿着肚子。但就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韩世忠还是在农村上完了小学三年级,随后考入城里的小学。贫寒的家庭并没有使年幼的韩世忠退缩,反而让他更加勇敢直面一切苦难。为了挣学费,他经常利用课余,步行30里路,挑着柴去西峰南城壕市场卖。

18岁时,韩世忠考入机械学校。开拖拉机、修拖拉机,风华正茂的韩世忠很快成为拖拉机能手。1964年,20岁的韩世忠应征入伍,自小的经历让他成为一个上进心很强的人,在部队里他很快崭露头角。先后被评为“特等射手”“投弹能手”“五好战士”。说起这些荣誉,韩世忠语气里充满自豪:“我曾开着汽车过钢轨,过铁丝圈,参加全国性的大比武。”

当1982年从部队转业时,韩世忠收获满满:军龄15年,营级职务,他也把妻儿带到了城里生活。转业后的韩世忠,在原庆阳地区人民银行工作,1984年恰逢组建中国人保财险庆阳分公司,韩世忠便和3名同事开始了白手起家组建公司。

无办公地点、无人员、无设备,加之当时很多人还在为衣食发愁,对于“保险”根本就是一无所知,开展业务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韩世忠就和同事们背着宣传单,广泛进行宣传,有人问韩世忠:“你是卖保险丝的吗?”这让他啼笑皆非。

方法总比困难多。他和同事开始跑运输公司、粮油公司、商业车队、外贸车队等这些车辆比较集中的单位。凭着在机械学校学习的知识,在部队掌握的娴熟技能,韩世忠给司机做思想工作:“车辆上路的危险性比较大,我们要学会寻找保障,保险公司就是我们司机的靠山。”就这样,韩世忠谈成了第一笔业务,收到了120元的保险费。

有了第一笔,就有第二笔……走到哪里,就把业务做到哪里。凭着一股子韧劲,保险公司的业务逐渐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发展起来。1986年又相继成立了各县支公司。在这期间,韩世忠一直主管着公司的业务。在上世纪90年代,庆阳分公司保险业务连续三年在甘肃省综合排名第一,在“综合劳动竞赛”“开展优质文明服务”等活动中屡屡获奖。

2003年,韩世忠从单位工会主席的位置上光荣退休,他不服输,更不服老,韩世忠每天坚持晨跑,和一帮老朋友、老战友去东湖公园锻炼、开展文艺活动。很快,他的周围聚集了很多老年朋友。当时有朋友向韩世忠建议:“咱们这样‘散兵游将’不行,不如你把大家组织起来,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

就这样,在韩世忠的带领下,他们组织了一支100多人的文艺团队,吹、拉、弹、唱,样样齐全。2006年,庆阳市老年大学邀请韩世忠担任老年大学艺术团团长,他欣然接受。在此期间,他带领老年艺术团参加多次公益文艺演出,自己出资购买服装、道具,各种活动办得有声有色,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

2007年,老年大学开设了书法班,韩世忠又产生了学习书法的念头,对于一位64岁的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韩世忠说:“正是因为老了,才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熏陶自己,提高自己。”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他终于成为梦寐以求的中书协会员。

如今,韩世忠在西峰东大街社区有了自己的书法工作室,他时常发动辖区的书画爱好者来社区挥毫泼墨,军人严谨的作风又再一次在他的身上得到体现。韩世忠说:“趁着自己身体还硬朗,要多做一些有益于社区的事情。”2020年建军节之际,韩世忠特意写了十几幅字,送给辖区退役军人,勉励大家为社区发展多作贡献。

新闻推荐

庆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本报讯(实习生张倩记者李彬)10月20日,副市长、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组长杨涛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