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中暑预防怎么做?

陇东报 2020-08-09 00:52 大字

本报记者 高于婷

入伏以来气温升高,在愈加闷热的天气下,预防中暑很有必要。尤其是对于露天作业的劳动者来说,更应注意自我保护和防范中暑。

7月30日,庆阳市中医医院职业病科科长王惠民指出,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就是高温作业。受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劳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没有进行热适应、身体虚弱等因素影响,易发生职业性中暑。中暑先兆是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夏季露天作业的物流业从业人员,建筑业户外作业人员,室外线路安装的电力行业从业人员;存在生产性热源的高温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使用烘箱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人员,电池制造业中的熔铸岗位人员,塑料制品业中的注塑成型岗位人员,食品制造业中的油料烘榨、食盐干燥、糕点烘烤人员,饮料制造业中的原料蒸煮、酒精糖化岗位人员,烟草加工业中的烟叶干燥、烟丝烘干岗位人员以及蒸汽供应行业的锅炉房人员等都是易中暑工种。

据了解,中暑一般情况下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热射病又叫中暑性高热,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比较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炎炎夏日,做好职业性中暑预防工作十分重要。王惠民说:“相关职业劳动者一定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预防工作。”首先用人单位要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职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并在夏季到来前做好各生产场所、值班室、办公室空调、通风设备的维护,确保职工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夏季高温作业中,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工作,调整作业时间,清凉饮料、防暑降温药品发放要及时到位,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作业禁忌症。在高温作业场所应发放纯净水、绿豆汤、防暑降温药品等物资。在夏季高温作业中,做好对各有关工作场所通风降温设施的配置和完善。

如果出现中暑征兆应当如何处理?王惠民提醒,先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再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如果患者能饮水时,可给患者大量饮水,水内加少量食盐。病人呼吸困难时,应进行人工呼吸,并联系厂医护人员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施救工作,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病情严重者立即联系车辆,并由医护人员边抢救边护送至医院。必要时可并拨打120急救。“日常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夏季易出汗,还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少吃油腻食物,补充足够水分,出汗多时,可适当给水中加盐饮用。”

新闻推荐

章林伟任南琪一行来庆阳市考察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情况

本报讯(实习生张倩记者李彬)8月7日,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会长章林伟、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一行来庆阳市考察海绵城市项目建设...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