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本报特约评论员李军
日前召开的全市十大生态产业推进会提出,要利用好庆阳市自然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良的区位优势,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找准差距短板,强化产业基础,加快动能转换,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发展体系,带动全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核心。为充分利用庆阳市累积的产业发展基础,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市委、市政府又制定出台了《发展十大生态产业2020年实施方案》,重点发展4个优势型产业 、2个潜力型产业 、3个成长型产业,统筹推进生态型产业,用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式解决生态问题。
用全域生态化发展循环农业。目前,庆阳市特色种植业面积已达到150万亩,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商标名牌达80多个。要立足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定位要求,坚持“北羊南牛、塬果川菜、草畜平衡、农牧循环”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四区四带”产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畜禽、苹果、饲草、中药材、瓜菜等支柱产业,健全以全域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格局。
以生态产业化提升文化内涵。生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施国家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推动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培育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等新兴产业,推进发展红色南梁、周祖陵景区、北石窟文化等,实现文旅融合发展。要做活“生态+文化”这篇文章,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文化,让产业既添文化颜值,又增生态价值。
靠产业生态化打开绿色发展之门。绿色是经济发展的底色。当前,传统资源型产业在庆阳市占比较高。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度开发油、煤、气等能源产业,加大生态技术研发和应用,运用“互联网+”、智能装备及先进工艺等,用市场化手段提升工业清洁生产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逐步建立清洁能源为主导的“三位一体”绿色能源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生态立市、生态惠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庆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线上线下齐发力引客入庆双提升 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创新宣传方式激活文旅市场
本报记者李博芬2019年是文化旅游机构改革开局之年,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市文体广电旅游局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对庆阳文化...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