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农机干部“零距离”助力贫困群众春耕

陇东报 2020-03-22 00:40 大字

本报讯(记者张倩通讯员刘新艳、马文瑞)“最近正是用农机的时候,偏偏我的坏了。”西峰区肖金镇双桐村农机手袁军的铺膜机出了故障,但因在疫情期间,零件不好买,维修工人也不好找,急得在家团团转。

正当袁军着急上火时,刚好遇上入户走访的西峰区农机局帮扶工作队队长张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张睿立即和市农机公司联系,购买了零件,并协调维修人员上门为他安装检修。袁军乐得直夸:“帮扶工作队的干部真是‘雪中送炭’。”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西峰区农机系统全体帮扶干部全力协助帮扶对象按下春耕“加速键”。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利用农机部门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帮助贫困户开展机械化春耕生产。

双桐村贫困户袁约宁的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老两口正在为家里3亩玉米地的耕种发愁,帮扶干部第一时间联系农机合作社,帮忙开展代耕代播作业。

不同的贫困户,存在的困难也不一样。春季是牲畜疫病高发季节,农机局的帮扶干部针对村里搞养殖的贫困户,专门给他们送去了不一样的“急救包”。

“帮扶干部给我送来了防疫书籍和消毒用品,帮我进行了棚圈消毒,还联系畜牧局的技术人员通过视频连线为我提供技术指导,让我更有致富信心了。”看着羊圈里的大羊、小羊活蹦乱跳,袁中堂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双桐村党支部书记袁会亮介绍,春耕生产开展以来,农机系统全体帮扶干部来到村里,开展上门服务,指导贫困群众开展春耕备耕,为缺少劳力的31户帮扶户联系作业机械,让村里的贫困群众吃上了“定心丸”。

新闻推荐

海绵项目接地气贴民生

本报记者闫慧2016年4月,庆阳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这对于一个西部欠发达的城市来说,既是重大的政策机...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