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喜庆 规模养兔“钱”景广

陇东报 2020-03-18 00:38 大字

本报记者 盘小美通讯员计锐剑

春日,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走进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在庆阳碧春牧业有限公司的肉兔养殖场,5栋崭新的养殖棚一字排开。棚内,一只只毛色洁白的成兔悠闲地进食,肥硕的母兔安静地守着刚产下的兔崽,工人们正在添料加水、清扫圈舍。

“肉兔养殖要格外细心,不仅要随时关注它们的生长情况,还要留心养殖环境变化、饲料配比、疫病预防等,防疫工作尤为重要,我们会组织工人定期对养殖区进行消毒。”庆阳碧春牧业有限公司经理褚喜庆说道。

鄢旗坳村是彭原镇有名的养殖专业村,全村有上百户村民发展养殖业。为丰富养殖项目,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去年该村以科学养殖为指导思想,招引庆阳碧春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肉兔养殖场,发展肉兔产业。

“我们去年8月份开始流转土地、建设厂房,在村上的积极配合下,短短几个月就投产了。”褚喜庆说,去年11月份,公司投资120万元,从青岛引进1000只种兔进行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按照科学配方配比饲料,统一采取人工授精促进种兔繁殖。到了12月底,首批配种的500只种兔开始产仔,陆续产了2600多只。

据褚喜庆介绍,养殖场饲养的伊拉兔繁殖、生长速度非常快,养殖效益可观。每只种兔每年可产仔8窝,每窝有十几只,为保证质量,只留下6只,一般养殖65天就能出栏,按照目前每斤8元的价格计算,每只商品兔可卖到40元左右,纯利润在15元到18元,每只种兔每年能带来500元到600元的纯利润。目前,公司有5座养殖棚,可存栏5000只肉兔,年可出栏商品兔6万只,毛利润在300万元左右。

“2月下旬,我们出售了1000只商品兔,收入了15万元左右。现在肉兔存栏4300只,到3月底还可以出售一批。我们对接了重庆、四川等地的商家,销路不愁。”褚喜庆说,“目前西峰区肉兔养殖尚未形成规模,养殖市场前景广阔,而且这是个短平快的产业项目,很适合贫困户发展。”

今年,公司计划实施二期养殖项目,继续流转土地70亩,投资1200万元建设保暖性更好的钢结构养殖棚,养殖种兔3000只。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养殖,由公司向农户提供种兔和技术服务、药品、饲料等,并回收商品兔,统一进行销售,既壮大肉兔产业,也能给周边群众带来收入。

“我们在出售种兔、商品兔的基础上,积极考察新项目,开发烤兔等兔产品,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褚喜庆说。

新闻推荐

庆阳市积极推动津庆劳务协作

本报讯(通讯员李岩)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工作,庆阳市强力推动津庆劳务协作,增加贫困群众劳务...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