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今年将全面完成“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 年内实施人工造林105万亩以上

陇东报 2020-03-16 00:57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李彦臻)3月12日,记者从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全市“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实施以来,目前已累计完成苗林结合培育621.4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了9.2个百分点;今年计划实施人工造林105万亩以上,全面完成“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

横跨陕甘两省的子午岭林区,是黄土高原保存较好的一块天然植被区,在庆阳市境内有林地面积768万亩,被称为“陇东绿色的天然屏障”。2013年,庆阳市启动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决定从2014年起,利用荒山荒坡每年造林100万亩,到2020年累计造林700万亩,大致相当于子午岭林区的面积。现在,6年多时间过去了,庆阳市已累计完成苗林结合培育621.4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9.2个百分点,不仅让那些原本荒芜的山头披上了绿装,也让22.3万户农民从绿色发展中获得红利。

为了推进“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加快绿化步伐的意见》《庆阳市苗林结合培育推进方案》和《庆阳市苗林结合培育行动纲领》等文件,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纳入各级目标责任制考核,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促进度,采取打攻坚战的方式推动任务落实。探索形成了结合林业项目融资培育、招商引资租赁承包培育、专业合作社集中培育、农民自主培育4种模式。建立了市、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手续办理。成立了苗木产业联合会,通过政府集中推介和协会常年服务,促使庆阳苗木成功进入京晋冀蒙市场,创出了品牌。制定颁布了《庆阳市禁牧条例》,加强管护队伍建设,对所有造林区域实行全封禁、全天候、网格化监管,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庆阳市坚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富民上,按照苗木繁育与人工造林结合、商品林与生态林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齐抓的方略,坚持做好“林”文章,做大“林”产业,努力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的多重效应。2019年,庆阳市按照“五个精准到户、一个精准倾斜”举措抓好生态扶贫任务落实,全市实名登记生态护林员5960名,落实补助资金4768万元;子午岭国有林场优先聘用54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实现劳务收入225.65万元;全年销售各类苗木约2.27亿株,其中外销8635万株,本地销售1.41亿株,销售总额达5.76亿元,实现苗木产值25亿元。今年开春以来,苗林结合培育工程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实施,苗木销售逐步升温,目前全市已销售各类苗木1190万株,实现销售收入1381万元。

新闻推荐

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上接1版)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局领导与分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都进行了谈心谈话,谈话30人次以上。五是集中...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