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为什么这么难?
下定决心想要戒烟,可坚持了没多久就感到困难,导致复吸;明知道烟草的种种危害,却无法抵抗多年来的吸烟习惯;打算慢慢“限量”戒烟,可无时无刻不在渴望那一根“限量烟”。
吸烟有害健康已为广大人民所共识,但对于广大烟民来说,戒烟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本报记者 高于婷
形成烟草依赖
外部环境影响大
今年45岁的魏鹏程(化名),是一名有20年烟龄的老烟民,每天至少需要大半盒烟。刚开始吸烟是因为好奇,后来工作后周围大多数人都吸烟,大家见面打招呼也要互相递烟以示礼貌,渐渐地这种“社交礼仪”也就成了日常,魏鹏程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入了烟民群体。
魏鹏程并不是没有想过戒烟,他几次狠下决心戒烟,最终都以复吸而结束。他自己有意识地减量,家人也给他购买了各种各样的戒烟“神器”,可是,结果不但没戒了,反而越吸越凶。魏鹏程说:“用了戒烟产品,感觉自己好像有了防护,反而吸得更厉害,而且减量后,发现自己更加克制不住想吸烟的念头。”
32岁的左小鹏(化名)是西峰区某单位的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任务重,需要撰写大量的材料报告,当思路不畅时,他就会借助吸烟的方式来缓解焦虑情绪,同时还能起到提神的作用。左小鹏感到,吸烟后自己更有精神,思路大开,工作效率也会更好。之前因妻子怀孕,考虑到二手烟可能会产生危害,左小鹏便主动戒了烟,可孩子出生没多久,他又因为烟瘾复发再度开始吸烟。
有的人吸烟是因为社交需要,有的人吸烟则是为了消愁,而有的人吸烟可能是因为好奇。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不少烟民的首次吸烟时间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在青少年群体看来,吸烟是成熟、“男子汉”的标志,会因他人的误导“同化”,出于好奇心理去吸烟。
不论吸烟的初衷是什么,一旦人们对烟草产生依赖,再想要完全戒掉很不容易。
吸烟率整体下降
戒烟意愿普遍较低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2018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为50.5%,女性为2.1%,农村为28.9%,城市为25.1%。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呈下降趋势,二手烟暴露情况有所改善,公众支持无烟环境政策比例进一步上升。
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有所增高,如86.0%的人认为吸烟会引起严重疾病,对于吸烟会引起具体疾病的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肺癌(82.8%)、心脏病(50.8%)、中风(41.4%)和阳痿(26.0%)。另有71.4%的人认为二手烟会引起严重疾病。对于二手烟会引起具体疾病的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儿童肺部疾病(66.7%)、成人肺癌(65.8%)、成人心脏病(39.7%)。
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众对于低焦油卷烟的危害缺乏正确认知,对“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的正确认知比例仅为18.1%。而且,我国成年吸烟人群戒烟意愿普遍较低,戒烟率未呈现明显变化。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戒烟率为20.1%;每日吸烟者戒烟率为15.6%。16.1%的现在吸烟者打算在未来12个月内戒烟,计划在1个月内戒烟的比例仅有5.6%。在过去12个月吸烟的人中,19.8%尝试过戒烟。尝试戒烟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担心继续吸烟影响今后健康(38.7%)、已经患病(26.6%)和家人反对吸烟(14.9%)。
调查结果提示,影响青少年吸烟的因素仍广泛存在。一是卷烟变得越来越“便宜”,二是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仍是青少年尝试吸烟的重要影响因素,三是吸烟影视镜头对青少年尝试吸烟有非常重要的诱导作用。
“被动戒烟”占多数
戒后复吸率高
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有所增高,而烟民的戒烟意愿却普遍较低,这种现象比较突出。庆阳市中医医院戒烟门诊主任王惠民在接诊过程中发现,目前来戒烟门诊咨询或是接受帮助的烟民,大部分都是“被动戒烟”,只有个别烟民是自己主动前来的。
据介绍,“被动戒烟”的人群,是在确诊患有疾病后,担心继续吸烟影响身体健康,从而被家人督促戒烟或是医生要求而戒烟。根据年龄分布,青年群体、中老年群体,引起其戒烟行为的因素各有不同。如青年群体选择戒烟的理由是备孕、收入不能负担烟草开销等,中老年群体则是担心影响身体、为了让家中幼儿不受二手烟危害,甚至是已经患病,烟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身体康复,从而主动或是被家人强制要求戒烟。
王惠民表示,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很多烟民长期不戒烟,是因为抱有侥幸心理,只要自己没有出现症状或是患病,就觉得问题不大,会一直吸下去,也不主动去戒烟。只有当真正患上疾病,当人们感到烟草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时,才会想到戒烟,但往往这时候,烟草已对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王惠民指出,截至目前,2019年戒烟门诊共接收了128名吸烟者,开展了CO量表检测及吸烟相关疾病筛查,通过评估其烟草依赖程度,给予了相应的戒烟指导规划,提供有效的戒烟服务。“但最终真正戒烟的只占到20%,复吸率很高。”
成功有效戒烟
还需科学方案
复吸率高,戒烟真的很难吗?王惠民根据接诊情况分析,复吸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一时戒烟决心大,在听专业医生讲解后能够深刻认识到烟草危害,并下定决心去戒,但有的烟民回家后就没有下文,仍然照常吸烟;第二种是烟草依赖严重,单凭个人意志力并不能够有效戒烟,也不向专业医生求助,因此很容易导致复吸;第三种是经医生建议后,购买了帮助戒烟的药物,可是用药不规范或是不坚持用药,致使半途而废。
“意志力不可或缺,但科学的戒烟计划和辅助用药更加重要。”王惠民说,很多人觉得,只要意志力坚定,减少吸烟率、不去吸烟,就能慢慢戒掉烟。对于没有成瘾或烟草依赖程度较低的吸烟者,可以凭毅力戒烟,但经常需要给予简短的戒烟建议,并激发其戒烟动机。烟草依赖程度较高者,往往需要给予更强的戒烟干预才能成功戒烟。“烟草依赖具有慢性及高复发性的特点,开展戒烟治疗前,需对吸烟者给予全面的综合评估,制定科学的戒烟方案,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对于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通过咨询、建议、评估、尝试、随访等方式实施干预;对于尚无戒烟意愿的吸烟者,普及烟草危害和戒烟益处知识,减轻其戒烟顾虑,激励其尝试戒烟。戒烟者初期面临较高的复吸风险,在他们有意愿戒烟时要给予有效的戒烟药物及相对强化的戒烟咨询。此外,可通过延长每次治疗时间、安排多次访视等,强化戒烟治疗。
建设无烟环境
强化监督执法
王惠民提醒:“提倡个人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都不晚。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不吸烟者不去尝试吸烟,吸烟者尽可能戒烟,药物治疗和尼古丁替代疗法可以提高长期戒烟率。”
记者了解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逐步建立和完善戒烟服务体系,将询问患者吸烟史纳入到日常的门诊问诊中,推广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和烟草依赖疾病诊治。加强对戒烟服务的宣传和推广,使更多吸烟者了解到其在戒烟过程中能获得的帮助。逐步提高全面无烟法规覆盖人口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
目前庆阳市还未出台相关的控烟法规,社会监督力量不足、执法缺乏依据,导致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仍然难以避免。有市民建议,应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推进无烟环境建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郑朝静现代社会不断进步,无论是生活小区、工作场所,还是大小商场,电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电梯在给人们提...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