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认识误区 关爱胆囊健康

陇东报 2019-09-01 00:40 大字

实习生唐晓庆本报记者 闫慧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2019年9月1日是第3个“胆囊健康日”,旨在呼吁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防治胆囊疾病,重视胆囊功能,关爱胆囊健康,让人人拥有健康的胆囊。

手术治疗是根本

胆囊结石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刘玉介绍,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饮食习惯、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40—50岁为高发年龄段,但近几年出现年轻化趋势。

“手术治疗是根本解决胆囊结石的方法,主要有胆囊切除和保胆取石两大主流手术方式,目前并没有疗效确切的药物可以进行溶石治疗和排石治疗。”刘玉说。

如果患上胆结石,是应该选择“切胆”还是“保胆”?很多患者面临着这个问题。刘玉指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胆结石症状和并发症都是由结石引起的,只需要消灭结石,无须连胆囊一起切除。保胆取石的目的是保全胆囊的功能,让胆囊继续为人体服务,那么保胆的原则就是要保留有功能的胆囊。因此,对于胆囊有保留价值、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的胆结石患者,都应尽量选择“保胆取石”;而对于胆囊已经失去功能的患者,则应及时切除胆囊。

保持健康是关键

预防胆囊结石的产生,保持健康生活是关键。“很多人长期不吃早餐,这是导致胆囊结石的重要原因。”刘玉提到,人体在早晨没有摄入食物的情况下肠胃蠕动照旧,胆汁正常分泌,胆汁分泌之后机体将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只有在食物刺激的作用下胆汁才会从胆囊中释放出来,长期不吃早餐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沉积从而形成胆结石。因此,要重视早餐,养成规律的三餐饮食,控制鸡蛋、肥肉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

刘玉建议,市民可以多食用些利胆食物,比如菠菜、青笋、洋葱、番茄等,它们对于人体的胆结石有着不同程度的溶解作用。生姜中所含的姜酚也可以减少胆汁中粘蛋白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利胆作用。在日常饮食当中还可以增加高纤维和高钙成分,适量食用坚果可以减少胆固醇结晶的形成。

同时,要注意减少酒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刺激性食物会促进胆囊素的产生,使得胆囊收缩增强,这样就会导致胆道口的肌肉不能及时松弛从而排出胆汁,因而会造成胆汁淤积形成胆囊结石。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不洁会使得患者染上蛔虫病,而蛔虫逆流进入胆道等处产卵或者是死亡也会形成结石。

正常人群不推荐采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预防胆囊结石。熊去氧胆酸和控脂药物的使用仅针对特定的高危人群,如高脂血症、肥肠症患者等。

认识误区须避免

胆囊结石如果得到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是能够完全治愈的。但是从就诊情况来看,很多人对于胆囊结石疾病的诊断治疗存在着误区。

刘玉介绍,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早期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后来演变为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逐渐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当结石造成胆管梗阻时,患者还会出现反复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患者不可因暂时无症状或者症状较轻就放任不管,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要及时到医院做B超检查。”

有不少患者认为小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刘玉表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小的胆囊结石尤其是直径在5毫米以下的结石,容易因为卡在胆囊管或者掉入胆总管而引发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因此,小胆囊结石更危险,更应该尽早治疗。”胆囊结石多发时,常常是大小不等,比单个胆囊结石的症状更常见、更危险,“但这绝不是说单个胆囊结石就不需要治疗。临床上,并发胆囊癌的胆囊结石常常是单个较大的结石,很少是多发结石或小结石。因此,单个胆囊结石,不论大小,都应该积极治疗。”

新闻推荐

西峰 废弃物变有机肥 经济环保双丰收

本报通讯员盘小美王会荣8月7日,在庆阳市西峰区庆丰村农作物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点,五六个村民正在粉碎树枝、堆肥、铺膜,现场...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