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固沟保塬”工程全面推进 工程覆盖面从4个县增加到7个县

陇东报 2019-06-03 01: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刘萍凝 通讯员王毓)5月28日,记者从市水土保持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庆阳市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衔接,“固沟保塬”工程覆盖面从四个县增加到七个县,中央投资比去年翻了一倍多,这标志着“固沟保塬”工程通过国家层面全面启动实施。

今年,庆阳市下达的“固沟保塬”任务是治理保护塬面面积20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治理任务81平方公里,占计划的40.5%,完成投资4116万元,占计划的41.16%。

近年来,随着庆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等人为活动的影响,董志塬区溯源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沟床下切、沟头前进、沟岸扩张,塬面萎缩逐年加剧。据史料记载,董志塬曾经南北长110多公里,东西平均宽约50公里。时至今日,董志塬南北长剩余89公里,东西最宽处46公里,平均宽度不足18公里,最窄处两个沟头相距仅剩50米左右,随时都有“腰斩”的危险,直接威胁着城区的存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6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的“固沟保塬”工程,主要采取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的治理模式开展了综合治理,通过塬面保护治理,沟头延伸态势得到较好控制,塬面萎缩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18年9月,《黄土高原沟壑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规划(2016—2025年)》获水利部批复,并列入水利部重大工程项目,提出通过建成塬面、沟坡、沟道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防治区,使之形成自上而下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立体防治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据测算,该规划实施后,董志塬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到45%以上,可使当地塬面萎缩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蓄水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

截至2018年底,庆阳市已累计完成28条大型抢救性沟头沟道的综合治理,保护塬面面积891.5平方公里,完成投资5.23亿元。

新闻推荐

大明宫·嘉鑫国际建材家居城举行“圆梦六一”爱心捐赠活动

本报讯(见习记者路世玲通讯员陈浩仟)5月30日,大明宫·嘉鑫国际建材家居城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小学,为孩子们...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