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后官寨镇;特色农业催开村民“致富花”

陇东报 2019-04-08 01: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李晓峰 通讯员王曙帆)近日,西峰区后官寨镇沟畎村与新洋丰肥业、新洋丰果业公司联合举办春季果园管理培训会,邀请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姜远茂教授为全镇136名果农讲授春季果园管理知识,并现场指导果农修剪果树。

近年来,后官寨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盘活各类农业资源,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农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

赵咀村是后官寨镇的偏远村,受自然条件限制,基础落后,产业单一,农民收入低,是西峰区1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去年,赵咀村通过产业招商,招引庆阳绿聚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地赵咀,在艳咀、胡同等自然村流转土地400亩,种植油用牡丹,发展特色农业。

“油用牡丹种植效益非常可观,5年时间就进入结籽高产期,每亩可产籽20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计算,亩产值可达6000元。”合作社负责人秦树锴介绍,今年,计划在赵咀村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牡丹观赏价值和附加值。

在调优产业结构过程中,后官寨镇坚持将产业培育与农村“三变”改革有机结合,立足各行政村资源优势,探索出“三变+主导产业”“三变+特色产业”等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龙头带动、基地示范、技术指导等措施,积极培育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在南佐村团结组、路北组流转土地300亩,栽植“大红袍”无刺花椒,吸纳村民以土地入股;在司官寨、东坪、李庄等村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设施蔬菜2500亩;在路堡村打造集野兔、梅花鹿、狍子养殖为一体的特色养殖园基地;在帅堡村建设生猪育肥、金银花种植、蜜蜂养殖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引导周边村组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凭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东风”,后官寨镇的特色产业之路越走越宽。2018年,南佐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李庄田园综合体项目成功签约,南佐无刺花椒、赵咀油牡丹、路堡万寿菊三大集观赏与商用于一体的百亩产业基地相继落地实施,全镇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流转土地2720亩,先后建成种植、养殖示范点10个,带动583户贫困户、700余户非贫困户入股,群众增收渠道显著拓宽。

新闻推荐

张宝来 从打工仔到行业领军

本报记者郑朝静从怀揣梦想的打工仔,到庆阳市电商、快递行业的领军人物;从只有大专文凭的有志青年,到大胆创业、勇于创新的业...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