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落在 后面的 教育灵魂

陇东报 2019-03-01 01:00 大字

■丁艳

昨天晚上,打开手机,先后有两篇文章跃入我的眼中。一篇是庆阳五中张建军校长的《做扎根的教育,教思乡的学子》,另一篇是团结小学齐建伟校长的《不做教育的教育》,读后对两位校长的教育情怀非常教佩,对他们的教育思想心生共鸣。

张建军校长对教育工作摸得透,知的清,思考的深。后来他去五中担任校长,在抓核心教育工作之余,推广田园实践教育活动,并自称为“田园农夫张建军”,这里包含了他的教育理想、教育实践。齐校长也是我非常敬佩的校长,他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对教育有很深的思考和研究。去年我们组织学生去镇原研学,他以家长的身份陪着孩子,登丝绸古道,拜谒王符故里。所到之处,他循循善诱,引经据典,移步换景,诗词佳句信囗拈来,让随行者如沐春风,让人明白真正的研学是要在旅途中启智学礼。

昨日看两位校长的文章,一个从本园主人李本池的故事中反思教育的功用和本真,一个从自己的成长历程中和亲人的言传身教中感悟教育的契机和真谛。正如齐校长在文中所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情感的种子总是播得越早越好”,“真善美的种子总是播得越早越好”。

教育就像种庄稼,春种、秋收,春华、秋实,是一个需要用心投入却不能急着收割的事。把心用在播种和养护上,收获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那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对孩子有用的教育?我们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现实的现象已经告诉我们: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文理兼修门门优秀,送上通往985、211的康庄大道就是成功的教育。所以我们看到了节假日从一个培训班奔赴下一个培训班的孩子。昨天就接到一个家长电话说想让孩子参加小记者团,可又纠结于孩子周末的时间太紧了,“从周五晚上就开始上,想给取掉两个,都不让”。

我们的家长如此重视孩子技能的培养,并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无所不能的,很多人觉得哪一样好东西都不能让孩子缺下了,所以就催生了无数疲累的家长和疲于奔命的孩子,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已经开始走偏并失衡了。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张上好的宣纸,最后是怎样的一幅作品得益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艺术讲究留白,难以想象画家倾其所能,把所有美妙的风景、意象填满整个画纸,不留缝隙,就一定会成就一幅美妙绝伦的传世之作吗?也未必吧,留白的艺术同样适用于教育孩子。生活上的锦衣玉食带来的饱腹感和学习上样样不落带来的充足感常常导致孩子失去向上和寻找突破的力量。而教育留白的地方恰恰是孩子想象的空间、思索的空间、回味的空间、悟道的空间。知识填充的太多,心被挤没了,灵魂也丢了。难怪很多教育专家严厉的指出当下我们培养了大批的"知道分子"而不是知识分子,产生了许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缺乏责任担当。

记得去年带领一批小学生去镇原研学,在去的途中我问他们:你们知道镇原的风景、名人、特产吗?孩子们中只有一个孩子说出了镇原糖油饼,其他答案与镇原相去甚远,没有人知道王符为何人?身为庆阳人,对家乡也是知之甚少。其实,去镇原、南梁游学和去北京、香港研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要是未知的领域,都值得探究和学习,只是内容和信息、收获点不同而已。如果对本土的风物缺乏好奇和探究,这份好奇心也未必可以在大都市里显现。而一个人把根丢了,也就把魂丢了。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马拉松。很多家长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助力,家长的目标大多只看到小学的成绩、中考的重点、高考时的名校,这些充其量也不及人生的四分之一,那孩子后面的四分之三会怎样,恐怕是家长预测不了的,如果人生的前半程是由分数和技能决定的,后半程恐怕就是由少年时种下的情感种子、真善美的种子、与故土的情感链接决定的。

所以,我们小记者团顶着各种压力,依然愿意为孩子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我的想法是:要让孩子用三年的时间,走遍庆阳、认识家乡,在他的人生版图中画下家乡立体的模样。

还希望能多一些像张校长、齐校长这样的教育引领者,不那么急功近利,愿意在一些"不是教育的教育"上、一些无用的事情上花一些慢功夫,愿意去回望人生来时路,思索教育的真谛,把握教育的规律,引领教育的方向。

別追慕太多,让我们等等落在后面的教育灵魂。

新闻推荐

药香味里藏母爱

本报记者陈思离家前,我细细为父母诊脉,开药取药事事办妥才放心。学校离家很远,父母的健康始终令我牵挂。我一路读大学、读研...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