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记西峰区彭原镇芦子渠小学教师齐世勤

陇东报 2018-11-22 01:01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晓峰通讯员 刘新艳

“叮铃铃……叮铃铃……”上午8点,上课铃声准时在西峰区彭原镇芦子渠小学响起,11名孩子端端正正的坐好,等待着齐世勤老师上课。

齐世勤是土生土长的彭原人,从民办教师到正式教师,从青春少年到花甲已至,齐世勤将全部的职业生涯奉献给了教育,在村小学当了40年的“孩子王”。

三尺讲台一站就是40年

1978年,齐世勤高考落榜后,便背起铺盖到西峰打零工。三个月后,家里人给他捎话说“家里有事,你快回家一趟。”齐世勤连夜赶回家,才得知他被推荐到村小学当民办教师。

齐世勤说,第一次走上讲台,望着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他就暗下决心,绝不辜负所托。1981年国家落实包产到户,家家户户都想方设法增加收入。亲朋好友劝齐世勤说:“当教书匠,连家都顾不上,还不如回家种地呢。”但齐世勤依然守着学生,拿着每月12.5元的工资。

屋漏偏逢连阴雨,1984年初,齐世勤的前妻患病,让本就贫寒的家雪上加霜,那时,齐世勤双休日、寒暑假干完地里的农活,还到街边摆摊卖菜、卖水果,挣的钱全部用来给妻子看病,可依然没能挽留住妻子的生命。

“老婆去世3年后,我才还清了最后20元借款。”齐世勤说,直到1986年,虽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17.5元,可他依然不舍这份工作。

齐世勤明白,他不是科班出身,要教好孩子,就要不断学习。为此,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1990年,他参加陇东书画院书法进修一年,1993年至1996年参加西峰电大汉语言文学教育学习,获得兰州教育学院毕业证书。1998年,齐世勤转为正式教师,从此,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在讲台上一直干到现在。

点滴爱心都是情

“课堂上和学生是师生,耐心细致辅导学生;课后和学生交朋友,和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齐世勤说,爱学生,就要掌握好严与爱的度,以爱育爱、以心交心。

去年,学校三年级班里有个叫刘家豪的男孩出现上课走神、课间呆坐、下课不完成作业等情况,都被齐世勤暗暗记在心里。一天周五放学后,刘家豪的爷爷来学校接孙子。齐世勤特意把老人请到办公室,详细询问才得知孩子的父母离异,孩子缺少关爱,因此内心封闭,性格内向。

此后,齐世勤时刻关注着刘家豪的学习、生活。刘家豪生病了,齐世勤就买零食和水果去家里看望,刘家豪生日到了,齐世勤就买蛋糕到家里为其庆生……渐渐地,刘家豪学习越来越认真,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三科成绩名列班级前茅。

在学校里,齐世勤经常给后进学生“开小灶”,时常能看到他与学生谈心……在齐世勤的教育培养下,很多曾经的调皮蛋,现在已事业有成;逢年过节,总有学生打电话、发短信问候。“当老师最高兴的事,是看到自己的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齐世勤说,40年的教师生涯中,他体会最多的不是苦和累,而是快乐和感动。

不忘初心盼入党

齐世勤站上三尺讲台时,面对的是破旧的教室,杂草丛生的操场,落后的教学设施。他每天清晨从家里步行来到学校,上课之余,他就拔校园里的杂草、清理垃圾……

1988年,天降暴雨,齐世勤家的土窑洞被洪水淹没,他就直接住到了学校里。自此后,他以校为家,既当老师,又当保管员,只要有时间,他就修补桌椅和校园的其他设施,多年来,他修好的课桌椅有80余套。他还无偿把自家的3条长凳、4个方凳、2张条桌拿给学生使用。

如今,芦子渠小学旧貌换新颜,在齐世勤心里,40年来的一幕幕却依旧清晰、难忘。“这些年来,有党的认可和培养,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人生的感动和幸福。”齐世勤说。

自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天,齐世勤就一直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梦想,这些年来,齐世勤写了几份入党申请书,但都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党员标准,所以一直没有向党组织递交。

随着年龄的增长,齐世勤入党的愿望更强烈了,他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今年我60岁了,我期待自己带上党徽,向党旗宣誓的庄严时刻。”齐世勤说。

新闻推荐

庆阳市举行信访接待日活动 接待来访群众29批61人次

本报讯(记者李彦臻)11月20日,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信访接待日活动在市信访大厅举行。副市长杨廷祯接待来访群众29批61人次,批...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