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西峰区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纪实

陇东报 2018-10-31 01:01 大字

文/图 通讯员 刘新艳

实现“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的办事目标,服务居民零距离;开展三社联动创新社区服务新模式,让老人分享欢乐,让孩子们获取知识;建设“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

近年来,西峰区紧紧围绕“便民无极限,服务零距离”服务理念,致力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全面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且颇具成效的社区服务管理之路。

智慧社区 开启指尖便捷生活

“以前,有事情非到社区办理,费时费力,自从建立了智慧社区,我们反映问题可方便了。”东大街社区居民郭生禧是个热心人,前段时间,他发现物资局家属院有人乱收垃圾,使得周边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他随手拍了几张照片,配了简短的文字,发到微官网里。“我没想到,社区工作人员下午就实地来解决问题了。”

郭生禧的深切体会来源于西峰区智慧社区数字化、动态化管理的生动实践。

在西峰区东大街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指挥室,笔者看到有专人负责对平台操作系统实时监控,鼠标轻轻一点,模块化社会治理、信息化数据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智能化便民服务、自动化干部管理和民主化居民自治六大平台一一展现。而在社区实景地图中,遍布全街道的居民楼院、每家每户的详细信息就能显示出来,网格员工作的轨迹和处理的大事小情都能尽收眼底。

不仅东大街社区如此,西峰区南街街道文明城市创建数字管理平台也投入试运行。“这个平台的建成,对文明城市创建、违章建筑、安全生产等工作实施数字化管理,各部门、各社区能够对各类事件作出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考核,形成了闭环式工作流程,使管理更加精细,服务更加便捷。”南街街道干部段芳说。

近年来,西峰区依托智慧城市建设,依靠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微信端和手机APP的互联互通,在社区动态栏发布社区通知、活动信息、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办事程序等,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了解情况,还可进行微信分享“深度传播”,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社情推送精准化、点对点,线下进行与线上发布无缝对接,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

练好“内功” 为居民幸福加码

“这个社区服务好,环境优雅,设施齐全,我每天来跳跳舞,和姐妹们聊聊天,不但身体健康,心情还愉悦。”每天上午7点半,曹慧霞就准时来到庆州西路社区舞蹈厅,领着一群舞蹈爱好者们翩然起舞。

据了解,庆州西路社区是西峰区最“年轻”的城市社区,现有住户4343户、12629人。社区成立后,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设置了舞蹈排练厅、图书阅览室、书画室等活动场所,组织自主学习、娱乐健身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活动。同时,创新开展延时服务、错时服务和上门服务,累计受理办结便民业务908件,服务群众满意度达到99.3%,让社区处处唱响幸福之音。

近年来,西峰区按照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全力实施新型社区建设工程,通过社区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改善硬件、建设优质服务队伍提升软件,办起了多功能服务中心,并设置了微心愿室、亲情驿站、心怡调解室等多个特色服务室,让群众真正“乐在社区”“康在社区”“学在社区”,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全覆盖”。

做活社区文化 提振居民精气神

走进西峰区康寿路社区家风家训展馆,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氛围让人如沐春风;古圣先贤、人民领袖、杰出人物的家风家训故事,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深受教育。

康寿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司坤介绍,建成的120平方米的家风家训展馆,目的是让广大社区居民把家风家训这一传家宝的内涵和意义进一步得到升华,引导社区居民能够人心向善,道德昌明,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在西峰区九龙南路社区的工作安排中,笔者看到,社区推出以民俗文化教育为主的“书韵九龙”,以香包刺绣技能培训为主的“荷香九龙”,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的“跃动九龙”等社区活动特色鲜明,主题突出,极大地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共处,自觉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西峰区各社区充分整合民间组织资源,积极吸收书画、摄影、棋类、体育、文艺等协会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让广大居民通过参与各项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质,增强凝聚力,使社区真正成为广大居民的“家”。

如今,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感触:无论是书法爱好者还是歌舞爱好者,亦或是阅读爱好者,在社区文化室里,各种文化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社区文化正逐渐渗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不断为百姓幸福加分。

新闻推荐

西峰城区行道树冬季涂白工作全面展开

本报讯(实习生路世玲记者郝芳)10月25日,记者从西峰区园林管理局获悉,西峰城区行道树及绿化带内乔木的冬季涂白工作已于近日全...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