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说 穿 衣
庆阳也有一句民谚:穿衣吃饭量家当。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人们的穿衣变化见证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变化。
七十年代,物质贫乏,人们可用在服装上的开销非常之少,买布还要凭布票才能供应。人们穿衣以朴素为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庆阳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在我的记忆里,生产队的男女社员的服装都是自己缝制的对襟衫,色彩单调,以黑灰蓝绿色为主,而且布料粗糙,不耐磨。穿着四兜中山装的干部和穿绿军装的插队知青,都是人们羡慕的对象。那时候,庆阳农村光屁股的孩子很多,即使有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冬天的棉袄春天改单衫,秋天单衫又装点棉花头拼凑成御寒的棉衣。一件衣服姐姐穿了妹妹穿,哥哥穿了弟弟穿。我没哥哥,妈妈把姐姐穿过的花衫子改小给我穿。有了自己的衣服,我便很得意,但忘了当时人们虽然穷,但男女衣着还是很分明。我穿女孩衬衫,小伙伴作便跟在我身后喊:“假女子,假女子……”叫人羞得没地方钻。
那时,人们买衣服讲究面料耐磨、耐脏。比如男人担挑的肩头,女人用细密的针线缝补的坎肩补丁也是一种时尚。小孩的衣服破旧位置也有说法。脚尖脱帮谓之“青蛙张嘴”,衣服后襟有破洞谓之“后眼”,前襟破烂谓之“扇扇子”……
改革开放后,庆阳人的穿着悄然发生变化。西峰街头出现的“涤卡上衣”和“喇叭裤”是再时髦不过的着装,蝙蝠衫、健美裤成为每个女孩子的时尚首选。
如今,物质大大丰盈,人们再也不用缺吃少穿。男人穿衣讲究质地,女人穿衣注重款式,不同的场合,则搭配不同的着装,正装、休闲装、运动装、礼装一应俱全。小孩子再也不用缝缝补补,而是变着法儿穿好的、用好的……这点点滴滴的变化,不都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带来的吗?
新闻推荐
本报特约评论员李军全市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议指出,要从脱贫难点入手,从群众需要出发,把贫困群众对帮扶方式、帮扶工作队...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