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创新制度机制全方位推进医改

陇东报 2018-07-24 02:03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杜斌伟)7月18日,记者从市委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庆阳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医保为抓手,创新制度机制,强化组织推动,探索出了一条以“五项制度”建设为主线、“医保先行、三医联动”为路径的医改新模式,为群众撑起了健康“保护伞”。

为了引导患者就近就医,促进患者合理分流,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庆阳市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加强医联体建设的同时,实施了“千名医护人员素质提升”项目。该项目目前已举办培训班和进修班4期,累计培训乡镇(社区)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433名。同时,引导87名医师开展了乡村对口支援,对382名乡村医生开展了半年进修培训,完成了6个县级重点专科及薄弱学科建设,持续加强分级诊疗病种管理,县级医院增加10个病种,乡级增加5个病种。

2017年,庆阳市成立了全国首家市级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该局的顺利运行实现了“三保”机构整合和城乡居民“两保”制度整合,将新农合的51种重大疾病政策扩展到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扩大慢特病范围到47种,统一提高慢病补偿比例到70%,取消了原门诊慢特病大病保险年内最高报销5万元的限制。同时,强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适应不同疾病和不同医疗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付费方式,目前,全市单病种付费达到463种,单病种为主的复合支付方式已覆盖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并实现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在药品供应保障方面,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并组织市域医联体就1122种基层医疗机构基本用药进行了价格磋商和市场撮合,磋商成交药品841种,与278家磋商成功企业签订了采购合同。组织实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项目,探索为全市65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农村老年人免费提供治疗药品。

自2014年庆阳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以来,市上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着力加强医院能力建设和管理服务改善。为了缓解人员不足的矛盾,市上下放了公立医院选人用人自主权、职称聘任权和岗位设置权,2017年底,为市直公立医院增加编制控制数329名。完成了8408项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调整,并实施动态监测,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得到改善,补偿机制更加完善。针对医疗机构突出问题,成立了8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健全完善了18项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和“八八排队”监测制度,并全面启动实行依法执业量化分级管理和公立医院“千分制”量化考评。目前,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到33.7%,百元卫生材料费控制到了10元以内,医疗费用增幅平均控制到了6.5%。

新闻推荐

庆阳市举行信访接待日活动 尚科锋接待来访群众24批173人次

本报讯(记者李彦臻)7月20日,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信访接待日活动在市信访大厅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统战部长尚科锋与法...

庆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