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城市精神之魂 西峰区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陇东报 2018-05-02 01:03 大字

■通讯员 温聪聪

春日的西峰,鸟语花香。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公交站台到建筑工地围挡,从商业街区到农贸市场,以文明创城为主题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小手拉大手”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学生带家长、家长带单位、单位带社会,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创建格局;“劳动模范”“最美家庭”“西峰区十大杰出青年”评选、表彰、宣传典型人物等活动,为市民树立道德标杆,引领社会风尚。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西峰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突出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秩序、文化品位、文明风尚、市民素质等,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美丽文明新西峰。

健全机制形成创建合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自觉担当起这份历史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跟踪督查问效,确保创建工作抓落实、干到位。”在西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城市管理工作推进会上,市委常委、西峰区委书记章志兼掷地有声。

西峰区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9个文明创城专项工作推进组、1个协调督察组和2个宣传报道组。会后,文明创城各专项工作组迅速行动,掀起新一轮创城热潮。各乡镇采取签订责任书、制定任务分解表等办法,确保责任主体明确化、责任层级清晰化、责任链接无缝化,形成各级联动、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西峰区还建立了常态化督查和跟踪问效机制,每周组织开展一次督查,半个月开展一次综合督查,按月召开工作推进会。同时,每周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一类问题,开展一次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曝光,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落实,并建立督查整改台账,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创新方法推动工作落实

“在文明创城工作中,推行‘街长制\’和‘楼院长制\’实行‘一院一策\’,坚持一周解决一个突出问题,一周整治一个重点区域,社区环境变好了,赢得了市民群众对创城工作的支持。”西峰区南街办工作人员曹和平说。

西峰区南街办创新实施了“1124”城市管理工作法,即建立一套行管理办法、创建一个管理平台、推行两级责任体系、落实四个保障措施,使辖区楼院社区环境卫生,创城氛围营造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效。同时,西峰区15个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和4门乡镇3个街办,都探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城管执法局按照“一街一策”“疏堵结合”的工作方法,按照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全覆盖的原则,开展城区流动摊贩无照经营占道经营“清零行动”;环卫局以打造文明卫生样板街为主线,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工,成立了清扫保洁组、护栏擦洗组、死角垃圾清理组等工作组,号召全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新建小学通过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方式,组织开展观看文明创城主题的教育微电影,掀起创建文明城市进校园、进课堂的热潮。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西峰区突出“综合施测、精准创建”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通过“一街一策”、微信信息共享平台、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文明创城环卫在行动等措施,着力提升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为全区人民打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广大市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认同感不断增加,全民参与、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全民参与共享创建成果

近日,在西峰区永乐道北口开店的韩志强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店里的生意比之前好了。“最近城管执法局执法队员比我来得还早,拆除占道经营的棚亭,规劝流动摊贩入市经营,路不堵了,店门口也宽敞了。”韩志强说。

在西峰,像韩志强一样受惠于文明创城的群众还有很多。专署巷社区干部彻底清理了沿街门店、绿化带及公共设施的卫生死角,不但改善了社区环境,还赢得了居民群众的点赞。后官寨镇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为抓手,通过劝导,为群众营造了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保障了群众的安全出行。广场路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保洁员为主的文明引导队,每天走街串巷,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提高了居民的公德意识、文明意识、环保意识,社区的环境卫生和文明创建氛围得到了有效改善。

如今,行走在西峰的大街小巷,郁郁葱葱的树木与干净整洁的街道相簇相拥,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有序行进,环境优雅的小区与怡然自得的居民和谐共生……

新闻推荐

西峰区委统战部召开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座谈会

■通讯员田勇鹏本报讯4月27日,西峰区委统战部召开全区统一战线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座谈会,区内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和工商联人士回顾了“五一口号”发布历史、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畅...

庆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