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新家园 开启新生活 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51岁的郑九林家住庆阳市环县白塬村李咀组,全家5口人,仅靠郑九林一人维持生计,2016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2700元,是该村名副其实的特困户。2016年2月2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老郑家的日子”,就是郑九林家当初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郑九林家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4月17日和2019年6月9日,《焦点访谈》又以“老郑家的希望”和“老郑家的春天”为题,用镜头和影像记录了老郑家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和搬迁后的变化。
说起自己的新生活,镜头前的老郑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搬出去,是奔向美好生活的历史选择;
搬出去,是走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搬出去,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抉择。
甘肃坚持高位谋划,高强度推进,举全省之力,通过艰苦奋斗,顺利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2016年以来,全省共对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截至目前,11.4万套安置住房已全部竣工,群众基本实现搬迁入住。大山深处,村民们扶老携幼,背包挎囊,向自家破旧的祖屋和贫瘠的山地告别。眼神里虽然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为斩断穷根,他们毅然转身,搬离深山。
别了!穷窝窝;
来吧!新生活!
优化顶层设计,确保“搬迁哪些人”更精准
一间间挂在大山褶皱上的土坯房低矮破旧,一个个嵌在深山浓雾里的小村落零星分布,一户户世代与贫困抗争的山里人致富无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深度贫困村和贫困群众。
“山是石头山,插在云里面;田是卧牛田,挂在半山间。”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如今已经搬进宕昌县山水雅园安置点的杨仙强感慨万分。
杨仙强家原来住在宕昌县两河口镇山背村,山背村坐落在高半山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生存环境恶劣,群众思想守旧,文化程度较低,属于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一家人辛辛苦苦几十年,依旧是“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
“山上的苦日子真把人过怕了,看病难、孩子上学难,住房条件差,生活条件落后。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只能靠种庄稼,一年下来收入也只有1万多元,只能够勉强维持家用。”交通不便看病难、道路崎岖上学难、山高坡陡产业起步难、生态脆弱改善生存环境难,“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一方水土承载不了一方人”。
杨仙强正是甘肃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缩影,唯有搬迁,才是破难解困的根本出路!
甘肃是全国最早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省份之一,早在2001年就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份。2001年至2015年,全省累计搬迁贫困群众22.4万户111.6万人。(转5版)
新闻推荐
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是以环县惠民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引进甘肃德华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政府投资建设,企业租赁经...
环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环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