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君和他栽下的一棵树

陇东报 2019-11-26 00:52 大字

本报记者 吴树权 李文

“小树苗扔掉就成柴火了,栽到地里万一活了,就多了一点绿。”环县水保局干部王保君,谈起当年他亲手栽下的一棵树时笑着说,如果当时扔掉那棵小树苗,现在就没有这么一棵大树了。

王保君栽下的那棵树在曲子镇楼房子村马塬组的一处山梁上,说起和这棵树的渊源,还要回到18年前。2001年的春,王保君和乡亲们一同植树,傍晚收工时,他发现有一棵被遗弃的小树苗,根部断裂,没有生机,群众认为这棵苗栽了也白栽,肯定活不了。王保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随手捡起树苗栽在了沟边,没想到却活了下来。每逢下乡经过此地,王保君都要看看这棵树,也都会和同事们分享这个“奇迹”。

日前,陇东报社“马莲河纪行”采访组,走进曲子镇楼房子村马塬组,看到了王保君当年栽下的那棵树。在这棵树的周围,一棵棵树木整齐地生长着。“以前这里的山头上只有在夏天才能看到一点绿色,现在已是树木成林了。”王保君感触颇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保君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当时的许家河乡担任农业技术推广员,看着荒山连绵、沙尘暴不断、农业歉收的现状,王保君一方面积极推广农业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群众围庄造林。“植被好了、地修平了、水土流失少了,气候就变好了,农业自然增产了。”王保君说。

2000年,环县实施生态治理水土保持世行项目,王保君每天坚守在工程一线,组织当地群众义务植树,和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将一棵棵小树苗栽到了荒芜的山头上。在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时,他负责曲子、天池的项目片区。300多平方公里的项目区块,连续实施5年,王保君始终坚守在一线,一两个月回一趟家是常事。当时通往天池的路是土路,没有通班车,每次从家去工地,都是单位车把他送到距离天池乡政府60多里路的楼房子村部,然后步行去,到天池乡政府休息一晚,第二天又步行60多里路去工地。说起这五年的岁月,王保君笑道:“每年都得穿破三四双黄军鞋。很累,却很充实。看着一排排树畦整好了,一棵棵小树苗成活了,自己打心底里高兴。”

看着一座座原本荒芜的山头,被一片片绿色笼罩,王保君面露喜色。如今,他依旧坚守在生态治理工程一线。“虽然这几年种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生态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保君说。

新闻推荐

环县八珠乡苟塬村 千亩白瓜助农增收

本报讯(通讯员雷兴宇)深秋时节,走进环县八珠乡苟塬村,群众正在成片的白瓜地里忙着采摘。“白瓜是村上引进的新产业,收入是种粮...

环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环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