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恒嫁女
本报记者 李文 通讯员 解天文
前不久,环县木钵镇邓寨子村村民王玉恒家的女儿出嫁了。可就在这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但王玉恒家的出阁喜事没有受半点影响,“这要是放在以前,迎亲车辆都到不了家里,还怎么出嫁女儿哩!”王玉恒说。
王玉恒说的以前,也没有多久,就是4年前。王玉恒家所在的邓寨子村,位于211国道边的东山顶上,距离国道8公里,说是离国道不远,可就在2016年前,这里的出行状况正如他所说,“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要是下大雨,两腿泥也出不去。”
“都是党的政策好。”说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王玉恒赞不绝口:“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净化水接到了锅台前,陡坡洼地变身为肥沃的梯田……”
也是因为这些变化,王玉恒家出嫁女儿的喜事也多了些“变数”。出嫁女儿那天,由于突然降雨,他们没有因雨而烦恼,随即承包了酒席,桌椅、餐具、厨具一应俱全,只需要一辆车,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要是以前,还要到庄前屋后去借桌椅板凳,土路泥泞,极不方便。
王玉恒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农民,更是一位好强的农民。十多年前,他就想着收拾住房、发展产业,一方面提升自家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在出嫁女儿、娶儿媳妇的时候体面一些,“农村人在致富过日子上爱攀比,日子过不好,自家人生活质量不高,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
从2010年开始,他就着手加固窑洞。五六年过去了,自家的几孔土窑洞变身砖箍窑,同时,他还借助国家补助政策,新建了两间砖瓦房,尽管算不上村里最“阔气”的住宅,对他来说也已经足够体面了,“最起码嫁女儿来客人脸上有光了。”
在王玉恒的心里,家里过红白事,不仅要脸上有光,更要心里有底气,这底气就源自于家庭收入。“日子过得好还是坏,来参加红白事的人自会评论。”王玉恒多年来都为增收这件事“奔波”着。2016年,环县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看准了种草养牛产业的王玉恒首先买了两头牛,再将自家的40亩耕地相继种植紫花苜蓿,还流转了村里几户群众的210亩闲置耕地,种植了30亩饲草、180亩小杂粮。牛存栏在逐年的繁殖中已经达到了15头,每年收入近8万元。他还成立了家庭农场,成为村里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自家日子好了,政府还修通了柏油路。出嫁女儿这天,尽管天下雨,来他家贺喜的人却不少。来的人大多不是专程贺喜,而是跟他讨“致富经”的。“吃喝之余,村民都在他家的牛舍里转着、看着,讨论牛的生长状况、喂养方式。”邓寨子村党支部书记邓良杰说。
眼看着儿子年近30岁,到了结婚的年龄,最近王玉恒又盘算着如何将养牛和杂粮产业做精,增加收入比率,让以后来参加儿子婚礼的客人们看到新变化。
新闻推荐
见习记者路世玲“这个是牛皮做的吧?”“你看,这个貂蝉做得多逼真,连头发丝都根根分明。”在第十六届(2019)中国羊业发展大会暨...
环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环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