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西安街头偶遇车辆自燃,不顾自身安危积极施援 天水俩小伙李继峰张亚军 获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
李继峰工作照。张亚军(左)救援照。
“远远看见有车辆起火,第一反应就是赶快灭火!当时别的也顾不上多想,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举动,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9月26日,正在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三岔村的单位上班的天水高速公路清障救援二大队的张亚军和宝天高速隧道所的李继峰接受兰州晨报记者采访时,谈及前几天在西安的一次“偶遇救援”,两人如此说。
“这是身怀特种技能的本能反应,更是助人为善的信念在支撑。为这份朴素的善意点赞,愿他们的善行远播,点亮更多的人心。”阿里巴巴正能量工作人员9月26日来电,希望能联合兰州晨报共同奖励李继峰和张亚军的善行,愿每一次危急的瞬间,都有善行随时上线,都有这样的平民英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为身边善行点赞 本报联合阿里天天正能量奖励天水俩小伙5000元
9月21日深夜,一辆私家车在西安北郊凤城二路行驶途中突发自燃,火势越来越大。此时,从天水来西安参加考试的李继峰和张亚军见状,挺身而出,排除了危险。李继峰负责连接水带,张亚军负责开水阀,在大火被扑灭后,两人悄然离开……
为此,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励甘肃天水俩小伙张亚军和李继峰共5000元正能量奖金,致敬我们身边的英雄。在给俩帅小伙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深夜街头,车辆自燃,众人围观,无计可施。只有远道而来的他们,想尽办法,竭尽全力,扑灭大火,解除险情。夜空下,他们忙碌的身影,仿佛街头最亮的两颗星,瞬间照亮了这座城。平凡的他们用最热忱的方式,诠释了一种朴素的善良:无论是不是自己分内之事,也不管在何时何地,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必挺身而出,竭尽全力。
9月26日下午,当记者第一时间告诉二人获奖的消息后,李继峰先是一愣,继而连连称:“其实没有必要的,出现场救援对于我们来说是分内的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借此次兰州晨报宣传,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和践行正能量的事中来,为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安定团结尽一份微薄之力。”
黑夜里远处火光一片 天水俩小伙义无反顾冲上前
9月22日是张亚军和李继峰在西安参加“业余无线电台操作技术能力验证考试”的日子。21日晚11时许,两人乘坐高铁到达西安,乘地铁至图书馆站前往所住酒店途中,偶遇一辆东风雷诺越野车发生自燃,遂立刻跑步前去救援。
接受兰州晨报记者采访时,张亚军说,从地铁站出来行至一拐弯处时,远远看见一团火球,感觉火势不是太大,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有现场了,火速救援!”,跑近一看,事故车辆火光有三四米高,且不时传来爆燃声。
此时消防救援人员尚未赶到,两人凭工作经验判断,如果不及时灭火,事故车辆轮胎和油箱极有可能发生爆炸。面对危险,两人顾不得多想,迅速就近寻找消防设备。在附近找消防设施未果后,他们在附近一写字楼内找到了消防栓。张亚军迅速拼接好消防水枪,李继峰负责连接水带赶赴现场救援,火势顷刻间被控制住。几分钟后,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也加入其中。经过十几分钟的救援,明火终于被扑灭。而看到火情隐患安全消除,忙碌了好一会儿的两人,放下水枪悄然离开现场赶往酒店。
平时训练有素出现场是常态 保障人民财产安全是职责使然
张亚军说,当晚回到宾馆后,李继峰洗漱完毕刷抖音时,意外发现有人将刚才救援现场拍摄的视频传到了网上,便下载做了简单剪辑二次合成后发在了朋友圈,单位领导和同事这才知道两人去西安考试还意外有这么一段“偶遇”。
张亚军说,高速公路清障和事故救援是他的本职工作,对于他来说,此次在西安参与事故车辆灭火救援工作,只是做了一名高速公路救援清障工作人员分内的事。而李继峰则说,他平时负责高速公路隧道安全和隧道内消防设施的巡查和管理,虽说工种不同,但对于救援知识的学习和演练是常态,遇上火情投入救援责无旁贷。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由于张亚军和李继峰两人在此次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单位的表扬和肯定,9月24日,天水高速公路公众号也对两人的表现在行业文明栏目进行了宣传和表扬。面对荣誉,两人表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他们的心里,同时也是他们永远抹不去的神圣职责。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王兰芳
相关链接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兰州晨报在内的100多家主流媒体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开放平台,以“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为宗旨,面向全社会寻找、奖励凡人善举。目前,天天正能量已奖励6400多名正能量人物,投入公益金5500余万元。此前,兰州晨报报道的孝亲女孩秦梦瑶、环县孝心女孩刘艳艳、兰州见义勇为大学生左旭均、兰州环卫工李留根等也曾获得该奖项。
新闻推荐
多措并举创新发展 多路并进喜结硕果 市科协开展科普工作提升青少年素养
本报讯(实习生王华记者丁艳)9月12日,“全国科普日”庆阳启动仪式在庆阳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举行。航模展示、乐高搭...
环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