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旺 “小换车”脱贫 “大换车”致富

陇东报 2019-08-19 00:57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文 通讯员 解天文

日前,记者来到环县山城乡山城堡村,该村村民刘兴旺满脸汗水,开着拖拉机正在来回耕地。

刘兴旺在30多度的高温下坚持开着拖拉机耕地,与他的“拖拉机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来陡坡地,全靠人背驴驮,现在标准化梯田,机械耕作效率高,瞬间就爱上了拖拉机。”刘兴旺不仅爱上了拖拉机,还依靠拖拉机脱了贫、致富了。

今年50岁的刘兴旺,从小过着苦日子。1990年分家的时候,他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头牛、5只羊、十几亩地,加之连年干旱,一家人解决温饱问题都很难。

面对窘境,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专业技术,怎样赚钱过日子,让一家人生活逐渐好起来,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致富要从勤劳起,致富还要靠自己。刘兴旺开始盘算着“贩羊”。但是,贩羊既要资金,又要车辆。他东拼西凑,向亲戚邻居借钱,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始贩羊,这是他开的第一辆农用车,同时也开启了他的生活奋斗史。

1993年全国土地大调整,刘兴旺家分到了60亩土地,他开始种植胡麻,并用三轮车帮助别人贩卖胡麻,从中得到一些报酬。经过几年的努力后,不仅还清了买车的钱,还略有结余。

1998年,政府大力支持农村粮食产业发展,免费为群众提供新品种洋芋籽种,刘兴旺觉得这是一个好机遇,就和邻居合作,大面积种植洋芋。洋芋的价格从一斤0.15元涨到0.2元,再涨到0.4元,这年,他收入了1万多元。为了洋芋贩卖方便,刘兴旺卖了旧的小三轮车,买了一辆较大的农运三轮车,用于农运、贩羊畜。

近年来,随着农村梯田标准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村“耕牛”换“铁牛”全面铺开,爱好机械的刘兴旺抓住机遇,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主要用于耕地,这在2000年前后,在当地已经很新奇,一天20多亩耕地,效率明显提高。

发展的脚步是永不停歇的。看着大马力拖拉机上市,刘兴旺眼热了,决心卖掉旧的小拖拉机,买一台大马力拖拉机:“效率高了,服务的群众多了,自己也赚得多了。”

近10年来,刘兴旺先后换了3台拖拉机,目前使用的大型拖拉机每天可以耕地80亩以上,他每年农机服务周边3个乡镇、20多个村,每年耕作面积超过6000亩。

刘兴旺依靠农机械,不仅修了新房子,给儿子操办了婚事,他还想换个更大的拖拉机,再添置一台联合收割机,给儿子再买一辆小轿车……

新闻推荐

环县红星村“易”来文明新风

(上接1版)与过去那种“铺开摊子”办婚礼的习俗相比,女儿婚礼整整节省了一万多元。“新标准就是好,尤其对我们这种收入低的人...

环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