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名大学生“加盟”,养殖新技术“加持”—— 环县羊产业转型升级培育脱贫新动能
本报记者 李文 通讯员解天文
从“满山放牧”到“精准饲喂”,从“本种交配”到“人工授精”,从“看体型摸肚皮”到“挨个做B超”……这些对普通群众来说先进的养殖技术,环县将其应用到了大型养殖场、合作社和普通养殖户,推动这一科学化养殖技术应用的主体,是一个个80后、90后的大学生。
依靠大学生发展养殖业,是环县促进草畜产业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近两年来,环县多措并举,引导600多名大学生走上了新型的养羊路。
新平台新支点
羊业路上展新姿
2017年,环县招商引资,引进了环县中盛羊业发展公司,建成了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线,同步发展了4处万只以上规模繁育场、200个千只以上规模合作社、244个500只以上规模专业合作社,培育标准化自养示范户2166户、带动4.8万户农户发展肉羊养殖。
企业成为发展草畜产业的新龙头,也是新起点。从龙头企业到合作社,再到养殖户,从面向点的扩展,需要理念更新、技术支撑等多重要素,大学生是科学化养殖的主力军。
为了把更多的高学历人才聚集在产业链上,环县出台了《扶持多元经营主体创办肉羊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倡议在职干部、畜牧技术人员、现代化畜牧科技企业、村干部、创业能人、未就业大学生创办养羊合作社,对大学生养羊提供6项支持政策,在圈舍建设上,采取政府建、个人租的轻资产模式,租赁费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5%,三年内免租金,第四、五年租金减半,棚圈自建的大学生,享有每带动一户给予1万元的圈舍补助资金;资金扶持上,享受每带动一户贫困户给予1万元流动资金贴息贷款,贴息3年。同时,享受扶持高校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就业补助,每月1500元,连补三年;鼓励合作社吸纳未就业大学生在合作社参与养羊,每吸纳1名给合作社奖励1000元;鼓励牵头成立大学生养羊协会或者合作社,每吸纳一名大学生建办3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的,奖励协会(合作社)负责人2000元,奖励协会(合作社)5000元。
目前,环县已经成立了肉羊产业大学生养羊协会,吸纳会员100多名,各企业、合作社吸纳大学生400多名。
新理念新技术
精细管理优发展
今年26岁的关文君毕业于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他学习的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2016年毕业后,他始终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环县中盛公司建成后,关文君应聘到该公司旗下的城东塬万只基础母羊繁育场,从饲养员干到技术员,一年多时间,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名鼎力的技术骨干,从巡圈、防疫、看病到B超、人工授精、接生手术等,每一项都可以独立完成。
专业对口的关文君,在进入中盛公司之前,想到的远没有现在看到的先进。“我之前想着应该是机械化饲喂、分栏分舍喂养,没想到还用到了B超、人工受精等,更没有想到哪只羊什么时间喂、喂多少、饲料怎么搭配都要具体分类。”关文君说。一年多的时间里,关文君不仅翻阅学习资料,结合实际记写学习笔记,还把经常留在羊舍里,观察羊的生活成长状况,通过实践总结经验。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民歌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歌。生活在黄土高原,喝着黄河水长大的西北人,爱唱花儿、秦腔、信天游,那种自由淳朴、高亢悠长的调...
环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