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金超一位民营企业家的桑梓情

陇东报 2019-02-03 07:54 大字

本报记者 陈建宗 通讯员 乔向军

临近年关,环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罗山川乡文化广场举行,现场参加活动的除了县直单位,还有身着印有“甘肃中天实业有限公司”字样制服的工作人员。据了解,在近年来的多项社会活动中,总能看到该公司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勇于承担,扶弱济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个民营企业的当家人就是豆金超。

今年47岁的豆金超,30年前由于家庭困难,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一个偶然的机会,村里来了一个“串乡”木工,这让聪明好学的豆金超动了心思,立即拜了师开始学艺。不到三个月,豆金超便出师了。

为了养家糊口,豆金超和师傅一样,每天担着担子走乡串户承揽活计。这一干,就是4年。渐渐地,他以高质量的木活赢得了乡亲的好评。随后,他在罗山街道开起了木活店。“虽然当时生意很好,但是我还是想到外面看看。”豆金超告诉记者,每到秋冬季节,木工生意冷淡时,他总要跟着周边一些牛羊贩子到银川、西安等城市“淘金”。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一次路过银川时豆金超发现,建筑工地需要做大量木活,这一次他在心底里萌生出一个大胆想法:外出创业。随后,他带上妻儿,北上银川。

要在建筑领域生存下去,不仅要有自己的团队,还要有雄厚的资本。有一次,豆金超大胆接了一家企业盖水泥厂的活,对木工手艺要求极高,要完成这项工程的全部木工活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豆金超立即召集了90多名务工人员,经过岗前培训,半年就完成了任务。从此,豆金超团队在银川市内声名鹊起,多家公司也纷纷找他干活。

2001年,豆金超所在的企业揽到了在银川石油城建农贸市场的活,他带领团队,将工人分为三个班,轮流作业,工地距离住宿地仅有600米远,但他从未返回过。每天和工友们同吃同住同干活,原本三个月的工程量,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这让老板很是震惊,一下子奖励了他8万元。豆金超并没有因此满足和驻足,他再一次用这些钱购买了钢管等工程设备,开始在银川涉足房地产和开发酒庄等事业。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张成珠代表:抱团发展解决合作社“空壳”问题

本报讯(记者郑朝静)“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就要踏实干事、自力更生,坚决摆脱‘等靠要’思想,真正做到为农民服...

环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