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忧心吃水难
本报记者 魏博庆
近日记者来到环县洪徳镇洪德村,在村民王玉梅家记者看到,虽然她家已经通上了自来水,但她用水还是小心翼翼。年轻时家里缺水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她的大女儿万慧琴因为每天要走4里山路挑水,落下了一身病。
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雨量稀少,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干旱最严重时,曾出现沟河断流、水窖干涸、井泉水位下降等现象,出现人畜缺水、山上少草、田里断苗的现象。
“以前,环县人几乎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解决饮水上。”王玉梅说,没有水窖的时候挑着水桶到沟里取水,有了水窖要想办法给水窖存水。在她的印象中,用水就没宽裕过,最困难的时候,为了保证一家人最基本的饮用水,连脸都不敢洗。
万慧琴说,因为母亲紧紧张张用水的日子过怕了,所以后来给她介绍对象时,家里是不是用水方便成了母亲考虑的第一个条件。当然,万慧琴最后嫁到了洪徳镇许旗村,这是个沿川村,出行和用水都很方便。“也算是了却了母亲的一桩心愿。”万慧琴说。
改革开放40年来,环县不等不靠,不停尝试着如何破解群众饮水难题。随着“两西”建设、“老区”建设及扶贫、以工代赈、人饮专项、扬黄一期工程、小型水利灌溉工程、“121”雨水集流工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等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环县人民的饮水状况逐渐好转。到万慧琴出嫁自己的女儿时,用水已经不再是娘家人考虑的硬性条件了。
虽然水窖暂时解决了正常年景下的人畜安全饮水,可遇到大旱之年,水窖蓄不到水,饮水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怎么解决环县人安全饮水这一问题?盐环定扬黄工程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把黄河水引进来,让环县人喝上黄河水。从1992年开始施工建设,到现在,盐环定扬黄工程让环县21.8万人喝上了黄河水,全县7万多户农村居民中,4.2万户已经实现了自来水入户。一些居住偏远的农户,在遇上极度干旱的年份时,最远拉水距离由原来的30公里缩短到目前的5公里左右。据了解,该工程不仅让环县20多万人喝上了黄河水,而且已延伸到庆城县,并继续向庆阳市市区延伸。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建宗通讯员梁有明)随着近年来电商贸易的发展,环县及时抢抓政策机遇和有利时机,实施“电商强县富民”战略,全力打...
环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