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帮扶促发展 环县委组织部帮扶虎洞镇张湾村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陇东报 2018-10-30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文 通讯员 乔向军 赫元涛

“今年种了5亩黄花菜,加入了村上的养殖合作社,每年还能分红5000元呢……”环县虎洞镇张湾村村民刘志堂算着今年的收入,露出了笑容:“今年肯定能脱贫。”

张湾村位于环城、合道、虎洞三乡镇的交界处,距离镇政府驻地较远,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多年来,该村村民一直依靠传统的种植、养殖和务工增收,到2017年底,该村还有25户群众未脱贫,已脱贫的也大都刚迈过贫困线,提升难度大。

2017年,环县委组织部开始帮扶张湾村,帮助村上制定了三年帮扶计划,把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精神扶贫同步建设、同步提升,促进贫困群众快脱贫、已脱贫群众稳步提升。

进农户、听民意,走田间,察民情,解民忧……县委组织部干部在进村入户走访中,看到一些群众住房、饮水还不安全,一些村民小组农电网改造还没有实施,一些小组的道路很差,一些群众的耕地还是陡坡洼……

每一项弱项短板,都记在了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的本本上,汇总整理研究后,决定协调项目迅速解决。一年时间内,村上改造了13户C级危房,新建了32处集流场窖,张家湾、陈小掌、阳山畔、刘大掌四个村民小组完成了农电网改造,新修了13公里砂砾路,解决了70多户群众的出行难题;新修了500多亩梯田,全村实现了贫困户住房和饮水安全全部达标。

为了改变群众增收产业单一的现状,县委组织部和镇村研究决定以“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施“331+”肉羊产业扶贫项目,引导带动贫困户发展优质肉羊、中药材和黄花菜等产业。

在帮扶干部的引导下,25户贫困户全部参与“户托社养”肉羊养殖新模式,三年固定分红1.5万元,三年后每户可领取11只湖羊。该村还实施棚圈建设项目59个,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棚圈,全村羊只存栏达到3500多只。

今年6月,村上注册成立了环县昌富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多亩,带动全村群众梯田种草,发展中药材、黄花菜。目前,全村种草2700亩,栽植黄花菜700亩,订单种植中药材400亩。村民陈应龙将全家45亩耕地均入股后,长期在合作社务工,实现双份收入。

为了实现黄花菜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合作社新建黄花菜精加工厂一处,配套蒸汽炉、晾晒、烘干、冷藏等设施,辐射本村及周边种植黄花菜5000亩。

与此同时,结合农村“三变”改革,以村集体产业互助资金30万元作为股金,入股环县“331+”肉羊产业扶贫合作项目,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每年3万元盈利。

为了提升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志气和能力,环县组织部通过“组织生活联过、重大节日联庆、文化活动联办、发展难题联破、矛盾纠纷联解”等活动,创建村史长廊,创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评选致富能人、孝老模范等,开展精神扶贫,群众改变“等靠要”思想和“慵懒散”习惯,不断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动力。

新闻推荐

银西铁路甘宁段第六标段架梁任务完成

10月11日,在环县环城镇七里沟高铁施工现场,随着架梁机缓缓地将近900吨的一榀箱梁铺装到位,由中铁北京局承建的银西铁路甘宁...

环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环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