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 种粮改种草拓宽增收路
本报讯(记者陈建宗 通讯员李钊)近日,在环县毛井镇高家洼村的田野里,收割机前面割草,打捆机随后打包,近30亩的燕麦草在10余辆大型机械的有序工作下,不到1个小时就被收割完了。
今年55岁的米万吉是高家洼村朱家洼自然村人,妻子和儿子都在银川务工,73岁的母亲因病需要照顾,随着米万吉年龄的增长,下地干活已经成为他的负担。
去年,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建议米万吉改种庄稼为种草,不仅省时省力效益还好。米万吉随即将家里的30亩地全部中上了燕麦草,年底收入8500元。
今年,为了能更好照顾老母亲,米万吉把地流转给了县上的草业公司,什么事都不用管,还能收入每亩100元的流转费。
环城镇陈汤塬村村民石克山和和米万吉一样,家里缺少劳动力,但通过种草增加了收入。
今年60岁的石克山和老伴二人相依为命,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70余亩地都只能由石克山来经营。2013年因为一场意外,老伴被大火烧伤,双手截肢,石克山一人一边种地一边打零工赚钱,缺乏劳动力成了他家脱贫致富的最大“绊脚石”。
去年底,石克山听说村上的众托草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以提供贴息贷款的方式吸收贫困户入股,贫困户利用5万元贴息贷款作为股金入股,还能以10亩梯田作为资产入股,前三年每年可分红1.5万元,三年后还能自主选择继续入股分红,他便在合作社报了名。
今年,石克山除了在合作社入股的10亩地之外,还单独种了15亩的紫花苜蓿,加上年底分红,预计可以收入2万多元。“机械种、机械收,还有保底价,我们也就平时锄个草,不仅省力还省时。”石克山说,年初,他还被村上选为护林员,一年下来又多了1万多元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环县按照“草畜一体化”发展思路,坚持“新增一只羊、新种一亩草”和“先种草、再办社、后调羊”的原则,在牧草品种选育、配方种植、加工存储上全面发力,补短板、强保障,草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全年种植各类牧草39.5万亩,其中紫花苜蓿12.8万亩、甜高粱3.5万亩、大燕麦13.5万亩、青贮玉米10万亩。预计可收储干草29万吨,其中燕麦干草可收储5.28万吨,已收储苜蓿干草8万吨。40万吨的青贮任务目前已基本完成。
据荟荣草业公司负责人吴恩平介绍,为了确保牧草收割、种植、打捆、青贮按期完成,今年在各乡镇建立了收草站,各行政村建立了种草队,并新购机械200余台,现有苜蓿播种机、燕麦收割机、搂草以及打捆机近500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高于婷近日,环县天池乡曹李川一位村民在庆阳市政府网站留言反映,因其上学就业原因户口已迁出,其父亲常年在外务工、...
环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