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跨越制约发展的“三座大山” 环县改革开放40年来交通、饮水、电力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李文
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全县9236平方公里被1.7万多道沟壑分割得支离破碎,全县7万多户群众分散居住在这数以万计的山坡、残塬上。
据环县志记载,环县自古“山童水劣,世罕渔樵,风高土燥,秋早春迟”。
这些自然原因,制约了环县的交通发展、饮水安全、电力建设,也制约着环县的产业发展。环县的群众形象地把水电路称为制约环县发展的“三座大山”。
改革开放40年来,环县不等不靠,多措并举,奋力翻越,一步步地破解着历史“密码”。
从没有路到通上柏油路
改革开放初,环县仅有1条过境三级油路,8条简易砂路,全长495公里,路面窄,路况差。因为道路“瓶颈”,外面的信息进不去、群众的产品出不来,产业发展滞后,群众生产生活成本高。
2000年左右,实施了211国道改建工程,该国道升级为二级公路。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通乡柏油路和通村砂砾路建设。2015年,完成了全县通乡柏油路工程。
2015年以来,环县全面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完成了全县1942公里的乡村道路,惠及137个行政村20余万群众。截至2016年底,全县251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的目标。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3449公里,其中通村公路188条2840公里,占总里程的82%。
杨坪沟村37.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26道沟壑分割得支离破碎,全村302户1210人分散居住在23个山头、山坡上。上世纪90年代,该村村民晴天路难行、雨天出不去,村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毛驴。
2014年,环县实施通村公路村村通工程。三年时间,新修了通往杨坪沟村、辛坪村、杨庙掌村、西川村、沈岭村、朱塬村的6条通村柏油路,村内柏油路总里程达到30公里,五成以上农户距离柏油路在3公里以内。
“以前去一趟镇上都是大难题,更别提进县城了。”杨坪沟村村主任张世斌说,通上柏油路后,村上随即开通了公交车,从前一辈子没出过村子的老人,圆了朝夕往返县城的梦想。
2017年,纵穿环县的银西高铁、甜永高速两条路全面开工建设。工程一开建,环县人民看到了新希望。据了解,该两项工程将于2020年建成通车,这将成为环县发展的新动脉。
从“人担驴驮”到通上自来水
环县是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并存区。过去,群众“吃饭靠天、吃水望云”,一年有近半年时间缺水。
山城乡山城堡村67岁村民冯世志回忆,小时候,他家附近仅有的一眼泉水就是方圆10公里群众饮水的唯一来源,每到晚上,群众便排队取水,直至天明。
为解决饮水困难,环县干旱山区群众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一眼水窖,夏季集一窖雨水,冬季积一窖雪,冬末春初,苦水河里的冰块矿化物含量低,再打一些冰块存到水窖里。一年四季,环县人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解决饮水上。
改革开放后,环县投资12万元首次在山城乡建了一座苦水淡化站,缓解了周围2000多人的饮水困难。
此后,环县又实施了“两西”建设、“老区”建设及扶贫、以工代赈、人饮专项、扬黄一期工程、小型水利灌溉工程、“121”雨水集流工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等水利建设项目,环县人的饮水状况逐渐好转。
到2005年,全县建成雨水集流工程2.1万处、水泥窖4.2万眼,曾一度缓解了7.5万人的饮水难题。但由于资金、技术、规模等多种原因,大多建成的工程要么收不上水,要么收的水不够用。(下转3版)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施秀萍)由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主办的“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成果展近日...
环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环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