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流浪多年的智障人员回家了

铜川日报 2017-09-28 09:40 大字

2015年7月13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王益区街道巡逻时发现一名流浪乞讨人员,50岁左右,男性,却身着女装,疑似精神障碍,与其沟通过程中,本人始终无法说清自己的具体情况。经耐心劝导后,工作人员将其带回市救助站,随后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将其送往铜川市矿务局精神卫生康复中心治疗托养。

为了能够尽快联系上他的家人,救助站工作人员尝试了多种方法,分别于2016年1月12日在全国寻亲网上发布寻亲信息,2016年3月26日联系铜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为他采集DNA信息对比核实身份。但是种种尝试一直没有结果。于是,这名男子在铜川市矿务局精神卫生康复中心一住就是两年。两年间,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每周都去探望他,询问他的治疗情况与身体状况,跟他聊天谈心,希望能够帮助他回忆起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便联系上他的家人。虽然回家的路充满艰辛,但救助站工作人员始终没有放弃。

时光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2017年8月,当工作人员再次探望他时,他的情绪非常激动,表现出强烈的想要回家的欲望。于是工作人员与院方协商,于8月7日将其接回站内照料。在共同努力下,几天以后该男子终于想起了他家似乎在甘肃省环县芦湾乡宋张村井川小队,他姓刘。对此,救助站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派人调查、核实,经网上查询该地址信息,实则为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芦家湾乡井川村,根据当前所掌握的信息,工作人员一面通过今日头条推送寻亲启示,一面与甘肃省庆阳市救助站联系,以便核实该男子身份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多的努力终于有了眉目!近日,救助站工作人员终于与芦湾乡井川村村委会主任取得联系,证实该村确有一名精神障碍男子,名叫刘永平,已走失多年,至今未归。目前,救助站已联系上其家人,并确认了该名男子就是刘永平,流浪多年的刘永平终于找到了家!(通讯员 黄小晏)

新闻推荐

环县推进电子商务加速发展

本报环县讯(记者先朝阳通讯员李晓峰)今年以来,环县把电子商务作为加快产业融合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协会引领、社会参与、品牌带动、产业支撑、保姆孵化”...

环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环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