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 中药材产业成脱贫“良方”

陇东报 2020-08-05 00:48 大字

本报讯(记者张蕊娜 通讯员李磊)盛夏时节,华池县恒盛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成片的黄苓、板蓝根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在地里除草。

今年64岁的李德是华池县柔远镇杨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没有致富产业,他家迟迟未能脱贫。2017年,杨岔村成立了恒盛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李德便把24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除了土地流转费和田间管理费,他还利用农闲到合作社打工,有了稳定的收入。“每亩地有100元的流转费和200元的田间管理费用,一年下来能收入7200元。再加上去合作社打零工和年底分红,还能多收入1万元左右。”李德说。

同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闫德珍,丈夫10年前因病去世,给丈夫治病让她背负十几万的外债,一家人生活重担全落在闫德珍一个人肩上。今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闫德珍也种了11亩中药材,合作社的保底收购承诺,让闫德珍发展中药材产业没有了后顾之忧。闫德珍告诉记者,有合作社托底,她很放心。

近年来,华池县把中药材种植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采取“公司带动、合作社引领、群众入社分红”的方式,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今年,该合作社共流转杨岔、黄岔、土坪、城关四个村的土地接近7000余亩,带动农户200余户加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余户,主要种植板蓝根、黄芪、黄芩。为了有效规避群众种植中药材的市场风险,华池县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为群众拓展增收渠道,真正实现了土地流转、吸纳务工、带动种植、入股分红的“四轮驱动”增收模式,为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安装了新“引擎”。

今年,华池县以“三万卅千”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引,指导各合作社种植中药材10万亩,形成3个万亩种植片带,30个千亩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8.4万亩,其中带动2147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2万亩。

新闻推荐

华池县总工会党支部召开党员政治生日暨警示教育大会

本报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7月21日下午,华池县总工会党支部在庄严而有力的入党誓词中...

华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