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体制与王朝运行①:宋夏战争中的“水”问题

澎湃新闻 2020-05-09 10:27 大字

军事史是中国历史脉络中的重要问题。《孙子兵法》即开篇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宋元明清时期也是中国从多政权并立走向大一统,并且疆土空前拓展的时代。4月24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宋元明清制度、文化传承与融合研讨班”主办的第四场云端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从研讨班“增强宋元明清史领域中的跨朝代、跨学科交流”的初心出发,此次会议主题为“宋元明清:军事体制与王朝运行”,围绕宋元明清时段中军事史前沿问题的研究展开报告与讨论。

本次会议采取主讲人报告,再由与谈人点评的形式。四位主讲人分别为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博士后孙方圆、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罗玮、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慧明博士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建。七位与谈人分别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晓欣教授和刘晓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勇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张金奎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孙闻博副教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贾连港副教授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闫建飞副教授。会议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乌云高娃研究员与罗玮助理研究员主持。

本文系第一场主题报告《宋夏战争中水的军事价值:以宋军的认知与利用为讨论对象》的文字整理稿。

本次研讨会海报

宋夏战争的研究积累已经很丰富了。孙方圆的报告是以战争的实际运行为着眼点,强调“回到战场、回到战时”,发前人所未发。水在宋夏战争中的军事价值,早已受到包括李华瑞、韩茂莉、曾瑞龙、程龙等先生的关注,并且在诸多问题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但受制于既有学术讨论的议题划分,传统研究很难将水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提炼出来,由此便很容易出现观点分歧乃至认知差异。经常论及的宋夏战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一概念中水的多寡在两军实战中,究竟有多少实际意义?不同地区的河流是如何对战局发挥影响的?这都是需要研究来解答的问题。

李华瑞《宋夏关系史》、程龙《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

该报告主要分为饮用水、河川和水面交通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因不熟悉宋夏沿边地区干旱缺水以及水质差劣的不利环境,宋军在与西夏作战过程中屡屡受挫。随着经验的积累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熟悉,宋方及时修正了策略,开始重视水资源的保障利用,遂在对夏作战中逐渐占据有利。

第一,饮用水资源方面,宋初至真宗时期,宋方对于饮用水的把握还是比较陌生的。第一次灵州之战中,灵州与环庆路素来为瀚海所阻隔,以乏水著称。极端缺水的荒漠严重阻碍了宋军的支援,导致宋军失利,灵州最终失守。传统研究上认为是宋廷对当地军事地理情报掌握不足所致。而近年的环境史研究发现原因还包含宋廷对当地自然环境变化了解不足。宋仁宗至宋神宗时期,随着战争经验的积累,局面开始有所改变,但对饮用水问题仍认识不足。如庆历二年(1042)定川寨之战和元丰五年(1082)永乐城之战,宋军仍旧失败。究其原因,宋军将帅并非不懂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很有可能是在其观念中存在着某种“误区”,即忽视了永乐城饮用水的“存在形式”及其“补给途径”,即认为临河而筑又建有水寨的永乐城,应当不会出现重大的供水危机。结合这一时期宋军不断进攻却屡屡功败垂成的情况来看,宋廷内外对包括饮用水在内的诸种战争要素,其观念中的“有无意识”与实践中的“能否善用”,还是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但随着战争经验的积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因善用水资源而导致胜利情况的出现。如熙宁五年(1072),宋廷特别指示应于“要便有水泉处修置堡寨”。此类专门强调保障水源安全的指令在此之前并不多见,但自宋神宗开始,类似记载出现的频率却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宋廷对饮用水军事价值认知度与敏感度的提升。宋哲宗至宋末时期,宋军逐渐占据主动。如果以饮用水为切入点观察宋军在绍圣以后的战况,则可发现宋方在修筑堡寨和军事部署时都明确将军队饮用水的保障作为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在这一时期宋军对西夏展开的主要战役中,几乎再无因缺乏饮用水而酿成大败的记载了。

第二,河川方面。孙方圆认为,在河川地形差异的作用下,宋军在旷日持久的对夏战争实践中,就战术选择以及战果呈现的角度而言,形成了东线(麟府路、鄜延路)、中线(环庆路)和西线(泾原路、秦凤路、熙河路)三条战线。这里孙方圆择选了“环庆路—马岭水”中线战况作为主要介绍对象。环庆路大致处于宋夏战场的中心位置,但宋夏两军在环庆路展开大规模、高烈度会战的次数,比之于邻近的鄜延、泾原等路,实际上是相对有限的。造成环庆路这种战略地位与实战记录不相匹配的原因,或许就在于当地独特的水资源条件与河川地形。水资源局限对宋军北征的阻碍,第一点就是饮用水水源匮乏,第二点就是农用水水质差劣。直到元符二年(1099),随着“浅攻扰耕”战术不断获得成功,宋军在环庆路面对的水资源条件才随之好转。北宋方面利用环庆路纵深狭长的特点,在河谷大量修筑堡寨,以此震慑西夏南侵。宋真宗至宋仁宗朝为营建期,标志性事件就是“进筑大顺城”。宋神宗至宋哲宗朝为成熟期。至迟至宋神朝,宋军在环庆路依托马岭水,延及延庆水、华池水、洛河而建立的堡寨体系已臻完善,充分体现了对河川形势的熟悉和利用。此后宋方往往在防守反击中能给西夏造成重创。

宋夏好水川之战历史场景雕像。

第三方面是水面交通问题。在既往的讨论中,学界关注的重点多集中于川谷的“地形”而忽视了河流的“水体”,即在讨论河谷地形对西北宋军后勤补给的作用时,更关注河岸沿线的陆路交通,却相对地忽视了发生在河川之上的水面交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倾向,或许是由于北宋时西北地区的水运能力从年代上讲不如汉唐,从地理上讲不如东南甚至河北,容易造成人们低估宋军在此展开的以军事需求为导向的水面交通活动。首先是讨论水军部队。宋军在宋夏战区的水军力量,就目前有明确建制可考知的似有三支。后又对宋军在宋夏战区的长途船运和浮桥津渡情况进行了考证。

总之,在既往研究中,河川虽常被提及,但或是被作为自然条件笼统套用,或是将“生物—饮用”“地理—作战”“经济—水运”等不同层面的属性、功能混为一谈,这样容易模糊研究者的讨论思路。分析水在宋夏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宋军在军事行动中如何认知、利用水这一自然因素,便需要细化概念、拓展思路,在注重北宋在西北地区军政、军制变化的基础上,努力回到战场、回到战时。在宋夏战争中,北宋朝廷和前线军政官员对于水的军事价值的认知水平与利用能力,是随着实战经验的积累而提升的。宋夏双方都有各自的战略纵深,某一水源地易手几乎不会造成当地重大的资源或社会危机,难以由此引发重大的生态或社会失序;此外宋夏双方围绕水资源展开的争夺,终究还是立足于“军事需要”,即一种“战术手段”而非“战略目标”,相关行动通常是更大规模军事部署的组成部分,或是实现更高级别军事目标的阶段任务。

对于这一报告,王晓欣教授首先肯定了该选题的重要性。他认为水资源问题历来都是兵家的关注点。汉唐以来发生在西北的战争多围绕水资源展开,并不是不受重视的问题。那为什么北宋前期在此还会屡屡犯错呢?而这类情况却又多在宋神宗以后有所改观呢?因此这就需要关注一下北宋施行开边战略与开边之前的区别。宋神宗朝有个“熙宁开边”,这是北宋对西夏从被动战转向主动战的重要节点。因此可能从此之后,北宋在战术和小战役层面上对水的忽视转向主动从战略层面上开始重视水资源。这点需要多加注意。闫建飞副教授也发表了意见,他肯定从水资源的角度讨论宋夏战争,是个比较新颖的视角,对于理解宋夏战争颇有帮助。他更进一步表述,宋夏战争中,除了水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战略物资,其筹措、争夺也是宋夏战争的重要方面。以往我们关于宋夏关系、宋夏战争的研究以政权层面为主,未来要想深化研究,有两个方面可以追索:一是沿着孙方圆研究的思路,讨论其他类似的战略物资,比如粮食、食盐、战马等;二是从国家政权可以降落一层到地方,讨论宋夏对峙对当时地方的影响,比如宋夏边境的陕西、河东等,将宋夏关系、宋夏战争置于具体的历史地理空间,也可以深化我们对宋夏关系史的理解。

报告后对于战争中的水资源问题,在线听会的学者也纷纷发言。内蒙古师范大学王风雷教授指出蒙古骑兵征战往往最先要考虑水资源的问题。而在北方干旱地区作战,水源显得特别重要。当年成吉思汗征西夏时,在阿尔寨石窟附近挖掘了很多水井,其遗址还在。另外,也先在土木与明军作战,首先切断了水源,把明军围困了若干天。后来给他们开了一个缺口的时候,明军都奔向了水源地乱成了一团,最后遭到了瓦剌—蒙古军的袭击,导致了明军的惨败。这些富有建设性的讨论都把战争运行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引向更纵深立体的空间。(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章志兼同志简介

章志兼,男,汉族,1960年9月生,甘肃华池人,在职大学学历,西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1977年1月参加工作,1983年11月入党。1977年1月—198...

华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