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说摩诃池

四川工人日报 2020-02-14 16:00 大字

资料图片

繁华都市中能有一处美丽湖泊是令人羡慕的。正如杭州西湖、北京昆明湖、南京玄武湖……城市与湖泊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成都也曾拥有一个著名的湖泊,这个湖泊以现今天府广场为中心,北至羊市街,西至东城根街,南至红照壁,西至顺城大街一带,水域面积极盛时超过千亩。湖边有亭台楼阁、行游步道,水中有鸳鸯、白鹭,数年间,一直是成都著名“景区”,无论文人雅士还是凡夫俗子都爱到这里游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摩诃池。

隋朝时蜀王杨秀为修建成都子城,取土之处形成一个个大坑,一个“人工湖”应势凿成。宋《方舆胜览》记载:“隋蜀王秀取土筑广子城,因为池。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盖胡僧谓‘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此池广大有龙耳。”摩诃池由此得名。

摩诃池边曾留下过一段文坛佳话。话说前后蜀时期,摩诃池被纳入蜀王皇宫范围,先后更名为跃龙池、宣华池。后蜀皇帝孟昶喜欢带着花蕊夫人在这里游玩。一天,孟昶和花蕊夫人在摩诃池边纳凉。半夜醒来,孟昶见眼前美景雅静如画,身旁佳人倾国倾城,不觉想起宋军将要攻入蜀国,眼前一切终将失去,无限惆怅之下写了一厥《洞仙歌》。这厥词因其意境优美,在成都广为传颂。

后来,宋军分两路伐蜀,势如破竹,蜀军无法抵挡,无奈之下孟昶只好开城投降,后蜀国祚41年,终告灭亡。孟昶作的那厥《洞仙歌》也在战乱之中散遗失传,只留下花蕊夫人一首犀利血性、千古闻名的《述国亡诗》为二人的故事作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到了北宋时期,大词人苏东坡写了一首《洞仙歌》再现孟昶与花蕊夫人纳凉摩诃池之事:“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洞仙歌》不是一首简单的东坡词,因为苏东坡在序言中说到,他7岁时曾听一位到过孟昶宫殿的老尼颂吟孟昶的《洞仙歌》原词,但40年过去,他只隐约记得“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两句,后根据自己对当时意境的理解,将原词补足,写成了这首《洞仙歌》。前人遗韵,后人补足,孟昶、苏东坡两位词人完成了摩诃池边的百年共鸣,词传千年,一时成为词坛佳话。

后来,据南宋人赵闻礼编撰的宋词集《阳春白雪》中记载,蜀帅谢元明因开浚摩诃池,得古石刻,孟昶原版《洞仙歌》得以重见天日,与东坡《洞仙歌》相映成辉:“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贝阙琳宫恨初远。玉阑干倚遍,怯尽朝寒。回首处,何必留连穆满。芙蓉开过也,楼阁香融,千片红英泛波面。洞房深深锁,莫放轻舟瑶台去,甘与尘寰路断。更莫遣流红到人间,怕一似当时,误他刘阮”。

明朝时,为修蜀藩王府,摩诃池水只剩下王府西南方向的一个池塘。明朝灭亡以后,清政府将蜀藩王府改为贡院,贡院内还留着一块小池塘。再后来,拥有千年历史的摩诃池,彻底从成都的地面上消逝。现如今,我们只能从史料及前人诗词中追寻摩诃池曾经的美丽。

新闻推荐

精准施策助力残疾贫困户摘“穷帽”

张蕊娜2019年,华池县实施助残民生项目,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百日行动、“两不愁、三保障”核查、“3+1”冲刺清零行动等重...

华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