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生福让“山里娃”上学不再难

陇东报 2019-07-23 00:39 大字

通讯员 封康康

华池县山庄乡雷圪崂村村民杨德平的小女儿在上幼儿园,每天他只要走5分钟,就可以把女儿送到雷圪崂村幼儿园上学。

然而十年前,他大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条件并没有这样便利。那时候,他每天要骑摩托车,走8公里的路程去乡上的中心幼儿园接送孩子。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雷圪崂村教学点恢复重建,得益于山庄学区党支部书记、学区主任郝生福的积极争取。

山庄乡位于华池县东南部,地形狭长,人口少,但土地面积大,村民居住较为分散。2009年,郝生福到山庄学区任职时发现,全乡的10个教学点,因为当时的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的政策,被“撤点并校”减少至5个,学校的服务半径在5公里左右或者更长。“根据国家政策,学校的服务半径最远不能超过2.5公里。过长的服务半径就会导致乡村学生上学难、上学成本大,还有可能造成边远地区学生失学。”郝生福说,当时,很多学生家长或带孩子在山庄乡街道陪读,或在县城陪读。

“2010年,山庄乡大庄村的教学点曾一度只剩一个学生、一个老师。考虑到办学成本和效益,市、县都提出撤并这个教学点。”郝生福说。

当时,60岁的村民李凤莲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孙子上学,郝生福去她家,动员她把孩子送去山庄乡中心小学上学,接受教育。李凤莲老人告诉他,这根本不现实:一是她家离街道有16公里,她一个人没办法接送学生;二是家庭困难,学生每周在学校的10块钱生活费她都拿不出来。

面对这样的现状,郝生福看到保留乡村学校的必要性。于是,他顶住压力,积极向上呼吁保留现有的所有教学点。他认为,义务教育不能光讲效益,有一个学生也要尽到教育义务。

在郝生福的争取和政策的变动下,山庄乡下剩的5个学校全部得到保留。同时,他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通过全面改薄和山村幼儿园项目,为每个学校争取了100万元左右的资金,新建了教学用房,增添了内配设施,提高了师资力量。

雷圪崂村原本有一个教学点,2008年“撤点并校”后,村里的孩子们只能到5公里以外的其他学校去上学。在郝生福调查学区校舍布局过程,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上学不方便。从2010年起,他就开始向上反映这些困难,建议恢复雷圪崂村教学点。经过多年的争取和协调,最终,雷圪崂村幼儿园于2017年恢复重建,让附近的幼儿就近上学不再难。

学校有了,但教学质量跟不上,很容易沦为“空心”学校。为此,郝生福又把打造“标准化特色示范校园”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

如今,走进尚湾村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别致的“小场院”。这里有成捆未脱粒的糜子、高粱、玉米,还有碾子、石磨、簸箕和斗。在这里孩子们在触摸感知探索的过程中认识了身边的农作物、常见的粮食和常用工具。教室里的自然科学区也和“小场院”相呼应。桌上、地上的各种容器里放着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果实种子,孩子们可以通过摇晃容器探索声音的秘密;墙上贴满了果实对应的植物照片,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规律。

“这些特色教学活动都是在郝主任的指导下设立的,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尚湾村山村幼儿园志愿者高巧丽说。通过这样的特色办学,尚湾村幼儿园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很多在县城上学的学生又回来了。

从7名到35名,2013年至今的6年时间里,尚湾村幼儿园的学生数量增加了5倍;辖区内3至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6.25%。

在大庄村教学点,借助刘坪会议旧址,设置假山、防空洞,开展军事体育教学;在阳洼沟门教学点,依托代课老师特长,教孩子们做泥塑,开展美术特色教学;在雷圪崂村教学点,组建小型打击器乐队,开展音乐特色教学……如今,山庄乡每个教学点都有一个量身打造的教学特色,山庄学区标准化特色示范校园建设获得很多赞誉,教育教学质量跃居全县前列,“乡里娃”上好学也不再是梦。

新闻推荐

天津北辰区民营企业向华池县捐赠救护车和医疗器械

本报讯(通讯员封康康)为解决华池县医疗设备短缺、救护车无法满足当地需求等问题,近日,天津市北辰区组织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

华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