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刘建龙的艺术梦

陇东报 2019-06-25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 梅金娟

“十斤狮子九斤头,两只眼睛一张口。”在华池县,民间有个习俗,谁家的小孩子晚上爱哭闹,就会请匠人打造一头小石狮子,放在炕头,作为消灾免难的神物,这种小石狮子,被人们叫做炕头石狮子,或者拴娃娃狮子。在华池县,谁家需要这样的拴娃娃狮子,总会有人说:“去找刘建龙,他刻得细发!”

刘建龙今年46岁,是华池县林镇乡农民,和妻子养育了一对龙凤胎,与当地很多农民一样,农忙种地农闲打工,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和其他农民不同的是,刘建龙有手艺,是个匠人,别人干一天活能挣120块钱工钱,刘建龙就能挣300块,他不仅会盖房子,还会画画、会石刻、会木雕。

刘建龙家里的柜子上,放着一对上了色的拴娃娃狮子,已经落了灰,但刘建龙不舍得卖,这对石狮子,是他23岁开始做雕刻的处女作。刘建龙13岁时,家里新建庄院,需要一头镇庄兽,石匠出身的父亲就自己雕刻了一头石狮子,但刘建龙觉得不像,甚至有点难看,“我当时就觉得如果让我刻,肯定能刻得更像。”刘建龙说,“当时还想着以后就要学艺术,当个画家啥的。”

可事与愿违,这一年,刘建龙的母亲意外去世。养育刘建龙兄妹9人的重担全落在了父亲一人肩上。年长的刘建龙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父亲分担家务劳动。16岁的时候,刘建龙便外出打工,跟着手艺匠人当小工。刘建龙回忆:“当时主要的活就是打土机子,一天挣4块钱。”没多久,聪明好学的刘建龙便掌握了技术要领,渐渐也能独立揽活了,当上了匠人,工钱从8块涨到45块,又涨到120、180、240,到现在的一天300元钱。

刘建龙说,结婚后有了孩子,孩子晚上哭闹不止,按照习俗,得“请”两只拴娃娃狮子。这一次,刘建龙决定自己刻,他找来石料,按照脑海里拴娃娃狮子的样子,开始了雕刻。因为既有手艺人的技术底子,又有从小对雕刻的热爱,很快两只栩栩如生的小石狮子便诞生了。看过刘建龙刻的拴娃娃狮子,人们都说好,有需要的就来请刘建龙帮忙雕刻。渐渐地,刘建龙的名声在十里八乡传开了,他雕刻石狮子的手艺也越来越好。雕刻拴娃娃狮子之余,刘建龙还自己琢磨,开始雕刻观音、骏马,并尝试用木料雕刻了两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2006年,受华池县文化馆之邀,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刘建龙带着自己的9件石雕、木雕作品参加了庆阳市民俗文化艺术展,初露头角便一举拿了奖。在这次艺术展上,有位客商看上了刘建龙雕刻的拴娃娃狮子,要下订单订100个,但刘建龙却把这份来之不易的订单让给了别人。刘建龙回忆:“一起参加艺术展的有位姓庞的农民,家里比较困难,也会雕刻拴娃娃狮子,100个拴娃娃狮子能赚很多钱,我就让给了他。”

2009年,在首届周祖农耕文化节上,刘建龙的石雕、木雕作品再次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他创作的石雕作品《习仲勋》被环县文化馆收藏、作品《飞马》被华池县文化馆收藏。

如今,刘建龙当初为儿女雕刻的那两只拴娃娃狮子被他涂上了油彩,细心收藏了起来。一边务农打工,一边创作,刘建龙已记不清从自己手里出去了多少只拴娃娃狮子。今年,在儿女的建议下,刘建龙还在快手上开了直播,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接到了不少订单,但刘建龙苦恼的是找不到合适的石料和木料。

“本地的石料要么不够细,要么有纹理,都不适合雕刻。”刘建龙说,这些年,没有言传,没有身教,他全凭自己所见所闻琢磨,积累了不少雕刻知识。“现在儿女上大学了,家里的负担轻了,能有更多时间去雕刻了。”

新闻推荐

第二届“金针花”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举行

本报讯(记者郑朝静)第十七届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第二届“金针花”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于6月4日至6月8日在嘉鑫国际...

华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池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