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审时度势发展循环农业

陇东报 2019-05-28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 梅金娟

“用本地盛产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加柞木制造菌棒,五个月采完菇后,将废弃菌棒粉碎喂鸡,或者还田,是非常好的有机肥。”5月23日,在华池县山庄乡尚湾村庆阳子午百菌园里,负责人李峰给记者介绍他的新型生态循环农业。

1983年出生的李峰,是华池县山庄乡尚湾村人,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能人,他的名下有一个芦花鸡养殖场,一个香菇种植基地和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他带头建办的合作社,目前已经带动当地90多户群众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稳步实现了脱贫致富。

李峰的父母都是农民,2005年城镇建设专业毕业后,他顺利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并随后获得国家二级建造师资质,先后前往全国各地就职。2017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李峰,决定返乡创业,带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多年积蓄回到老家,从新兴农业做起。“我想试试看,能不能改变一下家乡的种植方式,他们已经种了40年的玉米,又苦又累还挣不到多少钱。”李峰解释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选择从农业着手,“我想通过自己尝试,带头为乡亲们找到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他们,包括我的父母,不要再那么辛苦。”

曾经有一段时间,李峰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工作,“那里的农民都在种香菇,即便是房前屋后的一小块空地,也要建个棚种香菇,他们生活得很轻松,还很富裕。”这给李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华池县,还没有用大棚种植香菇的先例。经过到河南、内蒙古等地考察以后,李峰请来了技术员,对家乡的土壤、水质进行测试,而测试结果更加坚定了李峰种蘑菇的信心。李峰家乡所在地是华池县二将川万亩基本农田区,也是水源地保护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空气湿润,水质优良,新南二级公路穿乡而过,交通便利,这一切,都为李峰发展香菇种植提供了天时地利。

但在流转土地过程中,却遇到了阻挠。当地老百姓并不愿意把地租给李峰,因为他们害怕李峰如果种不出香菇来,会糟蹋了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毕竟在本地历史上,从来没有人种过蘑菇。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李峰流转到新南二级公路边的大片土地,政府又配股50万元,尚湾村村集体入股40万元,为李峰解决了资金难题,李峰的百菌园艰难起步了。“直到大棚建起来,他们还将信将疑。”李峰说,“菌棒拉回来以后,我专门请流转土地的当地群众过来务工,让他们亲自见证菌棒上长出香菇。”

5月22日,李峰的百菌园里第一批香菇上市了,四面八方打来的订单电话响个不停。“本地市场上的香菇大都来自河南和内蒙古,经过长途运输和冷冻保鲜,肉质也不及本地香菇肥厚。”胡海波说,“本地香菇在品质和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胡海波是李峰从河南请过来的技术员,与胡海波一起来的,还有河南3位长期种植香菇的妇女。孙欢就是3位其中之一,她正忙着教本地前来务工的农民张俊彩除去菌棒上的硬膜。这些经过催菇的菌棒上已经冒出了很多小菇头,除去一层硬膜衣,还要手工将小香菇从软膜里放出来。张俊彩是尚湾村的农民,百菌园流转了她家的4亩地,她也开始在百菌园务工,每天130元的务工费,中午管饭,这让她非常满意,干起活来很卖力。

李峰的百菌园现有14个棚,年产2.64万斤左右,预计年底能收入132万元左右。“将来还要建设菌棒加工车间以及香菇深加工车间。”李峰指着香菇大棚附近的大片空地告诉记者,“我想带领乡亲们都来种香菇,做香菇产业链。”

尚湾村是饲料玉米的富产区,吨粮田比比皆是,每年秋收以后玉米秸秆作为废弃物随处可见,而李峰将用它们作为菌棒制作的原材料,加以利用。菌棒使用寿命结束以后,经过粉碎加工,既可以作为李峰的养鸡场的鸡饲料,也可以成为他的农牧合作社苗木基地的有机肥,就连菌棒上的薄膜,也回收集起来,以每个2分钱的价格回收再利用。没有浪费,没有污染,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从种玉米一亩地收入600元,到种香菇一亩地收入2万元,李峰和他的生态循环农业为乡亲们开辟出一条新的农业致富路。

新闻推荐

景色宜人水墨添香 华池县山庄乡生态旅游发展侧记

本报通讯员李旺发蔡亮“我画的这个是山庄乡一个村头的沟,我们画画喜欢画一些原生态的东西,这个村头原生态的东西保存得...

华池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华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