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 “三变”改革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陇东报 2019-01-10 01:00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左红霞)寒冬时节,笔者来到华池县元城镇高沟门村,隆隆的机械铡草声,打破了大山的宁静。养殖是高沟门村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大都是散户养殖,不成规模,收益也不高。2018年,村里的致富能手孙瑞梅在政府扶持下,成立了华池县大林种植养殖合作社,养殖20头毛驴,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这几年,我看到很多人靠养殖富了起来,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知道毛驴病少好养,所以我也成立了合作社依靠养毛驴来发家致富。”孙瑞梅说。该合作社采取“村社合一”农民入股的发展模式,吸纳村里的贫困户以资金、设施等方式入股,按照村集体5%、合作社20%、贫困户75%的比例分红。同时,吸纳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在这里务工增收。“我在大林种植养殖合作社入了5000元股,一年能够分红3500元左右,这样又为家里增加了一笔收入。”高沟门村村民李全义高兴地说。

目前,大林种植养殖合作社共养殖毛驴50多头、肉牛10多头,种植饲草50余亩,带动120户贫困户入股。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孙瑞梅说:“现在合作社已经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鹿场,我打算再养殖50头鹿,把养殖产业继续发展下去,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富起来。”

同样,在华池县悦乐镇田掌塬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林成立了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村里的600多亩土地,种植丹参、板蓝根等中药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据张文林介绍,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的是“356”分红经营模式,“3”即“公司+村社+农户”,“5”即机械、劳务、技术、土地、资金5种投资方式,“6”即机械、劳务、技术、土地、资金、合作社6种分红方式。通过这一分红经营模式,从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帮助贫困户脱贫,壮大村集体经济。

据了解,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82户,其中贫困户51户。合作社按照“土地20%,劳务12%,机械9%,技术4%,资金20%,合作社30%”的比例给参股农户分红,截至2018年年底,户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

悦乐镇田掌塬村村民张岐说:“如今我得病了,种不了地,家里缺少劳动力,我就把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种上了板蓝根。每亩流转费200元,再加上年底分红,为家里减轻了许多负担。”

华池县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进程中,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合作为主导,积极探寻符合当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县整合资金9424万元,对全县6994户贫困户进行了配股,让贫困户以股权参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从而为贫困群众获得长期收益提供保障。目前,全县登记在册的合作社共803家,其中种植合作社206家、养殖合作社344家、林果业合作社103家、服务业合作社150家。

新闻推荐

雷明芳:农家女创业变“老板”

文/本报记者何海峰实习生米静图/本报记者范亮30年前,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和丈夫一起务农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30年后,她...

华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