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深山32年,一棵树一棵树栽,一架山一架山绿—— 八旬党员染绿荒山9000亩

陇东报 2018-11-15 08:48 大字

本报记者 禄永峰李馨怡

深秋季节,站在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的大山放眼望去,起伏的山峦上,连片的树林五彩斑斓,成为这里群山之中的一道靓丽风景。这片树林是一位老人扎根深山32年,一棵棵亲手所栽。如今,他已经80岁,但初心依然不改。这位执着坚守大山植绿、护绿的老人,就是现居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杜克宽。

1958年,19岁的杜克宽应征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当了9年汽车兵的杜克宽光荣退伍,被分配到华池县公路段工作。1986年,他从华池县公路段提前退休,回到家乡五蛟镇杜右手村。

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两行柳树延伸到大山深处一处老旧的窑洞庄院。在这个破败不堪的窑洞庄院,记者见到脸膛黝黑、腰身佝偻的杜克宽时,他刚吃完早饭,正准备到附近的山上栽树、护林。

当记者谈及他这些年栽树的初衷,杜克宽说这都缘于一场大风。1986年的一天,大风刮起的黄土遮天蔽日,在山梁上干农活的杜克宽被吹得睁不开眼睛,“照这样下去,这地方的子孙后代就没法生活了。”从那时起,他下定决心要把村里的荒山都栽上树,给子孙后代留一片绿。这个决心,很快付诸行动,而且坚持了32年,染绿了9000亩荒山。

32年的坚守结了果

开始栽树那一年,没有树苗,杜克宽咬牙卖了自家的一匹骡子和一只羊,买了200多棵树苗。

从此,杜右手村的大山、沟底常常有一个人栽树的身影。他从自家的田间地头、荒地荒坡栽到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坡,栽完一条山沟,接着栽另一条山沟。又陡又险的山洼,硬是被他一铁锨一铁锨修成层层梯田。为了聚雨水,一个树坑他要挖两米宽,栽植一棵成活一棵。

铁了心要在荒山上栽树的杜克宽像是一位“将军”,排兵布阵,在十几个山头上设立了“工作站”:这里存放着镢头、铁锨等工具和雨衣。他一日不歇地奋战在大山里,一天,儿子来送饭,怎么也找不到父亲。后来,村民发现杜克宽在沟底的大树下睡着了。

“柏树喜阳,松树就得栽在背阴处。”栽了这么多年树,杜克宽总结了不少经验。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他特意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钻天杨、柳树、杏树、松柏及一些杂果树。

没有钱买树苗,秋冬季节他就漫山遍野地捡树籽、杏核,自己育苗。村民柴兴芳告诉记者:“雨天是育苗的好天气,常看见他身上披着塑料袋,头上戴着草帽、猫着腰,把沟底大树下的小树苗连泥土一起挖回来。”

有一年,为了赶在大地封冻之前把树栽上,杜克宽睡到半夜看到窗外月亮亮堂,一骨碌爬起来,也不管是几点,起身背着树苗就上了山,一口气栽完一个小山坡。一位早起的村民看见惊呼:“这个倔老汉三更半夜还栽树呢!”

“说来也奇怪,累了困了,树下坐一会儿就精神了。”32年来,杜克宽凭借一己之力,硬是把一座座光秃秃的荒山栽成了绿意盎然的林海。如今,山上的果树有的已经挂果,新栽的小树也有半人高了。“每天看到当初自己亲手栽下的树成材成林,我就心满意足了。”杜克宽难掩欣慰地说。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乔川乡念好“养羊经”走出致富路

通讯员李旺发“我们这地方,种粮不如养羊,一只羊是一棵摇钱树,一群羊就是一个小银行。”11月5日,华池县乔川乡党委副书记王春...

华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