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用心诠释“孝”与“爱”
通讯员 苟建龙
在华池县上里塬乡,只要提起博艺家私的老板娘王芳,周边的人无一不竖起大拇指说一声“不容易”。这不仅是因为她成功的事业,美满的家庭,更是因为她善良的心地。
1993年,17岁的王芳初中毕业,为帮父母减轻负担,她外出学习裁缝手艺,回来后在上里塬街道开了一家裁缝铺,因她眼光新潮,手艺精湛,店里的生意非常红火。三年后,她经人介绍,嫁给了朴实忠厚的环县小伙,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婚后,夫妻俩扩大经营规模,又开了一家布料店,为了让乡亲们穿上质优价廉的衣服,她多次奔波于西安、杭州等地学习、进货。功夫不负有心人,店里的生意总是红红火火,她家也从困难户一跃变成了“万元户”。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成衣市场的兴起,裁缝店生意日薄西山。为另寻出路,她和丈夫开了一家小饭馆,专做猪血烩豆腐等风味小吃。因价格低、味道好,小店顾客经常盈门。可随着客流量的增加,她多年劳作落下的肩周炎等沉疾犯了。为了养病,她不得不转让了小饭馆。
回家养病后,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丈夫一人身上,为多揽点活,丈夫每天起早贪黑,骑着摩托车奔波在周边县城安装家具,不出一月便消瘦了十几斤。好强的王芳不忍丈夫这么辛苦,暗下决心一定要另外走出一条致富道路!看到乡亲们都在盖新房、买家具,于是她想到:丈夫安装了多年家具,对家具行业了如指掌,自己又会缝纫技术,不如在乡上开个窗帘、家具专卖店吧!说干就干!在亲朋好友的支持帮助下,家具店开了起来。为招揽顾客,她印制传单,开展促销,利用微信宣传产品,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说她家的家具质量好,样式多,价位低,连周边乡镇和县城的顾客也慕名而来。
常言道,“善良是最大的财富”。王芳无疑是这句话最好的践行者。2016年春天,庆城县马岭镇的一位大姐到店里为即将新婚的儿子选购家具。王芳带着她在店里挑选了大半天,终于选定了一套既喜庆又实惠的家具。结账时,只见这位大姐从外套口袋里掏出一个包了好几层塑料袋的钱包,拿出里面的一沓百元钞票,又从随身的包里拿出厚厚一沓毛票,一张张地数了起来。王芳经商多年,这样的顾客她却是第一次见。细问才得知,这位大姐的丈夫多年前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和瘫痪的婆婆,因肇事司机逃逸,到现在也没有得到赔偿。听罢,王芳动了恻隐之心,不仅按成本价把家具卖给了大姐,还给她赠送了一副窗帘。
她的善良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去年冬天,儿子告诉她,班里有个女同学父母去世,如今就只和爷爷两个相依为命,都腊月了还穿着单布鞋,他想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买一双棉鞋送给这个女同学。王芳听后觉得十分欣慰,二话不说立马带着儿子买了棉衣裤和棉鞋送给了这个女同学。在王芳和儿子的带动下,班里的同学家长也纷纷向这个孩子捐款捐物,人们的善心使女孩深受感动,女孩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上进了。
王芳有着丈夫、孩子、公婆组成的小家庭,也有“博艺家私”这样一个“大家庭”,在妻子、母亲、儿媳、女儿、老板的多重角色转换中,她也尽心诠释着“孝”与“爱”的美德。家里老人多病,经常住院,每到这时她就将店交给丈夫,自己跟随照料,直到老人康复;王芳常教育孩子们要“尊老爱幼”,所以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长辈、关心家人,比起生意兴旺,孩子的孝顺更让她欣慰。
提起这些年的经历,王芳感慨道:“过日子不怕穷,就怕懒,只要肯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新闻推荐
通讯员苟建龙深秋时节,笔者跟随陇原环保世纪行庆阳采访团来到甘肃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采访,前一天刚下过一场秋雨,不时...
华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