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韩坚守山村只为让孩子们学好外语

陇东报 2018-10-09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 吕赟 实习生梁伯睿

小档案:刘兴韩2008年6月毕业于甘肃联合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现为华池县乔河乡打扮小学校长,先后在武家河小学、墩山小学和打扮小学等农村小学任教。

从教以来,让刘兴韩记忆最深刻的,是5年时间的“走教”经历。“那段时间既辛苦,又感到充实,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刘兴韩说。

2011年9月,刘兴韩调至乔河乡武家河小学,这里条件艰苦,来的英语老师一个个都调走了,唯有刘兴韩坚持了下来。在武家小学任教的同时,刘兴韩还兼任了墩山小学的英语老师。

墩山小学地处偏僻的山上,距离武家河小学要8公里路,全校只有8名学生,学校没有水和电,不能住宿,刘兴韩只能骑着摩托车往返于两所学校之间。在武家河小学上完课后,刘兴韩就骑着摩托车匆忙赶到墩山小学为学生们上课,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这样的“走教”,他坚持了5年。

往返两所学校之间的路途异常艰辛,由于山高坡陡,遇上雨雪天气,路更加难走,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

刘兴韩还记得,在一次去墩山小学上课的途中,因为冬天下雪,路比较滑,他骑着摩托车小心翼翼地行驶着。没想到在一个转弯处,对面突然冲过来一辆车,差一点就将他撞到。“如果当时不是我速度慢及时停了下来,肯定被撞到路边的水渠里去了。”现在想起来,刘兴韩还觉得后怕。

在5年多的“走教”时间里,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2012年的一天下午,在武家河小学上完课后,刘兴韩骑着摩托车赶去给墩山小学的学生们上课,结果半路下起了大雨,他行至一个上坡路时,道路已经泥泞不堪,摩托车打滑上不去,他折腾了近半个小时才将摩托车推到了坡顶找到地方避雨。“当时全身已经湿透,衣服上全是泥。”刘兴韩回忆道。

道路虽然艰辛,但刘兴韩的内心是火热的。“墩山小学虽然学生少,但他们学习却肯吃苦,这深深地触动了我。”刘兴韩说,他的老家在华池县乔河乡火石沟门村,孩子们的经历,他也感同身受,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将那些孩子教好,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抱着这样的心态,刘兴韩对那些学生也特别用心,对于家庭条件艰苦的学生也会“特别关照”。2012年6月的一天,墩山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王德霞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断了尾骨,眼看着毕业会考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她在家焦灼不安。得知这一情况后,刘兴韩每天放学后便主动到王德霞家里为她补习功课。

王德霞家离学校很远,每次补习结束,刘兴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家中,有时候遇到下雨,等到回到家后已是全身湿透。刘兴韩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王德霞的学习没有落下,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

从教期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多次刘兴韩都是放弃节假日,采取上门补课和集体补课两种形式,主动为学生义务补习功课。在农村从事教学工作近10年时间,刘兴韩坚守山村,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义务,用心教育着自己的学生们,只为让他们学好外语。

新闻推荐

天津甘肃手拉手系列活动走进华池

本报讯(通讯员左红霞、康玉兰)9月13日,由天津市北辰区文化广播局、庆阳市华池县文化广播局联合主办的2018年“春雨工程”天...

华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