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扶贫的关键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 军
全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指出,要积极推行“331+”产业扶贫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增强风险意识,引导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持续稳定增收。
越是发展滞后、产业单一的贫困地区,越是需要以创新精神探索扶贫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并采取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举措。近年来,庆阳市积极探索实施“331+”产业扶贫模式,明确草畜、苹果、瓜菜、苗林为产业扶贫发展方向,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试点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弱,难以应对市场、自然、技术各类风险。因此,要把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作为扶贫的重要因素来解决,降低生产经营风险,采取政府支持产业、企业带动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户参与生产经营,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搞好产业扶贫,关键是让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既给企业创造发展条件,又让农民在产业链中找到位置。一方面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支持、资金帮扶等举措,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贫困村建设产业园区,给农村“造血”。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企业的发展,每个贫困户有包括扶贫贷款、上级扶贫基金和市财政基础设施补贴在内的财政资金,可以直接作为股金投入到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既为企业“蓄水”,贫困户也能实现生产“得现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金”、土地流转“获租金”。
华池县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和产业扶贫要求,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发展路径,探索出了“村社合一”的产业扶贫模式,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要开展调查研究,摸准贫困地区区位地理、资源禀赋条件,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在精深加工上作文章,打造高质量农产品,增加附加产值,提升群众收益。比如,引进中盛、海升等龙头企业,盘活潜在能力,挖掘增收点。同时,要发动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增强脱贫意愿,增添脱贫信心,鼓足迎难而上的干劲。
只要瞄准群众的需求,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就能让全面小康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贫困家庭。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海惠、白佳旻)“真是太方便了,只要在手机上关注‘华池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用手指轻轻一点,进入‘微监督\’...
华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