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方言趣味多乡音古韵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高于婷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历经千年的文化积淀,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庆阳方言也是如此,极具地域特色,至今仍保留延续着诸多古汉语的音韵词汇,足以可见其文化根基之深厚。
音词存古现象多
受地理、历史行政区划、人口来源等因素影响,庆阳市各县区的方言比较复杂。从语言归属上来说,华池东南部南梁、林镇、紫坊畔、山庄等乡镇人口多为陕北移民,当地土著人称其为“东路人”,方言保留陕北话的特征,声调有入声,属晋语;宁县南部塬区各乡镇、正宁县除山河镇以外的各乡镇方言带有陕西关中片方言特征,区分前后鼻音。除上述外,庆阳其他县乡方言均属中原官话秦陇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庆阳方言有语音、词汇、语法三大系统。据陇东方言与民俗研究所老师谭治琪介绍,从声调来看,除过华池南梁等乡镇分布的晋语外,其他方言一般都是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庆阳人谈到自己的方言声调,往往比照着普通话四声来定调,这其实是个误区,应该以古四声的字在自己方言中的实际读法,来确定其声调调类。”
从声母和韵母来看,普通话读b、d、g、j、z、zh声母的,如“白倍部定杜掉掉头铡跪局近轿郑赵”等,庆阳方言声母不同程度地有读送气音p、t、k、q、c、ch的现象,以镇原县、宁县、正宁三县属字最多。例如:“杜甫”的“甫”字、“单刀赴会”的“赴”,庆阳地道土话读同“普”,这是“古无轻唇音”的孑遗;三是把“鸡啄人”“啄木鸟”的“啄”读同“刀”,把父亲叫“达”,此例当是“古无舌上音”的遗留;四是普通话n声母个别字读r母,如“黏”读同“然”,“酿”音同“瓤”或“让”,这是章太炎先生的“古泥娘归日”之说的方言例证。五是把普通话读ui韵母的部分字读作ü韵,如避忌、隐瞒义的“讳”读“续”,“慰”读“御”,此为“支微入鱼”现象,比较古老。
庆阳方言中保存了大量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词语,都是与古有征的。庆阳人常戏谑称“吃”为“咥(dié)”,如“今儿咥了一顿环县羊肉,倒咥了美”,《易经·履卦》:“履虎尾,不咥人。”把聊天或言语夸大叫“谝(piǎn)”,如“谝干传(聊天)”。《说文·言部》:“谝,巧言也。”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我劝这世上人,休把这口忒谝过了。”
把傲慢无礼叫“倨”,“你不要倨”。《说文·人部》:“倨,不逊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把腹大颈细的盛油容器叫“油瓨瓨(háng)”。《说文·瓦部》:“瓨,似罂。长颈。受十升。”把“火干”“口渴”叫“炕”。《说文·火部》:“干也。”口渴义的“炕”应是由“干”义引申出来的。
把打发、送走叫“赍发(jīfa)”,如“赍发女子(出嫁女儿)”“赍发娃娃上学去了”。《水浒传》第二回:“这柳世权却和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是亲戚,写了一封书札,收拾些人事盘缠,赍发高俅回东京,投奔董将士家过活。”形容脏东西让人恶心叫“恶影(wùyǐng)”。《醒世姻缘传》九十六回:“我心里还恶影影里的,但怕见吃饭。”如此等等,比较古老的词语,可谓俯拾即是。
“那些比较‘土\’、有音无字的词或语素,往往就是古语词,‘化石性\’词语,是方言词汇研究重点考察对象之一,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谭治琪说。
方言构词有特色
庆阳方言构词上很有特色,常见的词缀有:“圪”头表音词缀,如“圪搅(言语干扰)”“圪摇(摇动)”“圪拧(扭动)”“圪叭(拟声词,迸裂声)”“圪嘣(拟声词,咬碎东西的声音)”;“子”尾,除了构成名词外,部分量词后常加“子”,如“一块子馍馍”“一锅子烟”“跑了一趟子”;“头”作后缀,构成的名词含有价值义或表事物,如“吃头”“喝头”“想头”“说头”等等;人物词词缀“货、客、皮、精、鬼、神、二、三”等,构成的人物词刻画人物特点突出,爱憎感情分明,地域色彩浓厚,如“啬皮(吝啬鬼)”“戳事精(搬弄是非的人)”“鬼精(诡计多端的人)”“二杆子(言行不经大脑,比较莽撞的人)”“谝三(言语夸大其词的人)”。
重叠式名词尤为丰富,构造形式多样。有AA式,往往表示小称和爱称,如“蛋蛋”“手手”“水水”“撮撮(撮箕)”“夹夹(小纸夹)”“跐跐(也有人叫‘擦擦\’,橡皮擦)”等;ABB式,如“纸箱箱”“绿蛋蛋”“细面面”“糖纸纸”等。AAB式,如“糊糊面”“苦苦菜(苦苣)”“棒棒头(一种头型)”“叉叉裤(开裆裤)”;ABCC式,如“刷牙缸缸(刷牙缸)”“太阳坡坡(太阳地儿)”“脑勺把把(后脑勺)”等等。
农谚俗语趣味浓
庆阳方言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和沉淀,在音调和语法结构上极具特色,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农谚俗语中,也展现着庆阳深厚的文化历史。
《庆阳地区志》中记录了很多有趣的词汇,如:变驴(做丑事),长拉拉(时间漫长、难以等待),锤背石(有错不改、经常挨打的小孩),散活倒敞(衣冠不整的样子或物件包裹不紧凑),硬成(能力强),丢凉(开玩笑),将将儿(刚才),醭气(粮食、衣物霉变后的气味),顽缠(反复持久地或者较量地去做),温阵子人(不爱说话的人)。还有百务良成(千方百计),编白撂谎(撒谎),躁眉什眼(满面怒容),十里五里(间或偶尔),睡梦颠盹(似醒非醒的样子),吱里喳啦(众多人喊叫),前点哩后闪哩(形容办事不稳或走路不稳),等等。
农事类谚语更加丰富,“前晌惊了蛰,后晌拿犁别(耕)”“毛杏塞鼻子,收拾种糜子”“荞麦种在空里,豌豆打在囤里”“湿锄糜子干锄谷,露水地里锄豆豆”;畜牧类谚语也不在少数,如“羊盼清明驴盼社”“草膘料劲水精神”“穷家不离猪,富家不离书”;气象类谚语有“烧炕不出烟,一定要变天”“太阳一根线,三天不见雨”“久晴久旱,有雨带弹(冰雹)”“一年两道春,黄米贵似金”“九九有雪,伏伏有雨”“天河转东西,收拾缝棉衣”。
再如“棒槌钻牛皮,虽慢窟窿大”“独牛难套,独子难教”“不听师长劝,日后受作难”,“有福不可重受,油饼子不可夹肉”“莫学麻雀嘴,要学蚂蚁腿”“要知城里事,先问乡里人”。还有“牛犊子拉车——乱套”“格格核桃——砸得吃”等歇后语。这些土言土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为人处世之道。
质朴乡音韵味足
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因交通条件、人口流动、文化融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古老语言和古老用法都已经悄然流失。在庆阳街头,我们能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方言,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习惯用普通话交流,面对很多老派的词语“不知所以然”。
“方言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交流工具,更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保护方言的多样性就是保存地方历史研究和民俗文化。”谭治琪指出,庆阳方言是我们庆阳人日常最自然、最顺口、最舒畅的交际工具,表情达意丰富而生动,它是庆阳人魅力十足的一张身份证和文化名片,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像庆阳民歌、南梁说唱、皮影、道情等艺术形式,再像庆阳民居、器物、饮食、农事活动、婚育丧葬、岁时节令等丰厚的地域民俗文化,都是用一系列方言词语记录,世代口耳相传下来的。
谭治琪认为,正确处理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非常重要。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北方官话为基础形成的,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方言,正如著名语言学家李荣先生所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我们既掌握好普通话,也要留住纯正乡音。方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可以通过不同的宣传平台开展方言竞猜问答、民俗文化讲座、方言类综艺节目,加深方言的影响力,让表达生动、内涵有趣的庆阳方言成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助推文化事业向纵深发展。
新闻推荐
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华池县深入推进“一户一策”方案落实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梅金娟通讯员张海妮今年3月份以来,华池县针对帮扶单位布局不均衡、帮扶力量重点不突出的实际,采取倒排顺联的方法,重新排兵布阵,合理优化调配各级帮扶力量,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
华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