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农民专业合作社 群众脱贫的大平台

陇东报 2018-04-23 09:21 大字

■文/图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梅金娟

“有人管,有钱挣,还没风险!”4月20日,记者在华池县阜原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访时,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张清堂对记者说道,“加入合作社才是咱贫困户最靠谱的脱贫办法!”

张清堂是华池县柔远镇城关村的贫困户,今年51岁,家里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因为供养两个孩子上学成了贫困户。去年8月,他加入了阜原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月2600元,管吃管住。”张清堂说,“我每天负责铡草和喂料,比起种地和打零工,清闲多了。”今年3月份,张清堂与合作社签了协议,成了合作社的员工,除了年底2.36%的分红,还有了一份可观而稳定的务工收入。

去年8月份注册成立的华池县阜原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投资156万元,预计总投资将达到558万元,目前建成2040平方米棚圈,并购置了全部生产设备,1060平方米的草棚正在建设中,已投放毛驴200头。

合作社理事杨学章介绍,依托有稳定销售渠道和成熟养殖经验的宏富亿养殖有限公司,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争取“世行项目”扶持资金402万元,公司资源、土地折股量化为32户合作社社员的股金。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有效的规避贫困户在发展产业中的风险,通过带动养殖产业和收益分红实现贫困户、贫困村脱贫。

“把钱投给合作社,让合作社里的养殖大户带着势单力薄的贫困户发展养殖,避免了贫困户因为缺乏技术与劳动力而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境。”华池县扶贫办主任赵玉晖说,“相比原来为贫困户投羊等一次性投放的扶贫方式,加入合作社既保证了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也保证了贫困户有长足的发展、稳定的收入。”

与张清堂参与合作社的方式不同,社员范有兴则一边在家务农,一边种草养驴。“家里种了几十亩苜蓿,养了2头毛驴。”范有兴说,“种的苜蓿,除了家里养的毛驴吃,剩下的全部卖给合作社。每个月合作社技术人员都会上门检查毛驴的养殖情况,最后毛驴也卖给合作社。”范有兴家里的情况与张清堂相似,也是城关村的40户贫困户之一,因为要伺候老人,他不能外出务工,但卖草卖驴,加上合作社分红,一年下来的收入也很不错。

在阜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公室的墙上,《合作社章程》《社员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目了然。杨学章介绍,县扶贫办作为“世行项目”本地执行监管单位,为合作社配备了指导员,在指导员的指导下,合作社的运营更加规范化。县畜牧局工作人员每个月都会派技术人员上门进行防疫工作指导。年初,还曾组织合作社的养殖大户前往外地学习最新养殖技术。

合作社理事长杨如驰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目前200头毛驴的收益计算,年底收入除去公益金和公积金,按照纯利润的85%分红,预计每位社员至少可以分红4000元左右。合作社建成后的养殖规模可以达到600头毛驴左右,每位社员每年至少可以分红4万元左右。

“陇东毛驴体型匀称、性情温驯、肉质鲜美,驴皮出胶率高,一直受到阿胶集团的青睐,而且不易生病,养殖风险较低。目前,合作社已经与阿胶集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销售渠道畅通,养殖基本上没有风险。”杨如驰说。

在华池县,依托“世行项目”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有16个,今年新建的就有13个。《华池县2018年精准脱贫春季攻坚行动方案》显示,6月30日之前华池县将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500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占贫困户总数的54%。

近年来,通过参股经营、抱团发展、贫困户认领代养、合作社集中代养、大户带小户等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创造就业岗位,提供技术支持上效果显著,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成为华池县脱贫致富大平台。

新闻推荐

“丝绸之路上的甘肃”摄制组 走进华池县博物馆

■通讯员左红霞王怡芳本报讯近日,“丝绸之路上的甘肃”摄制组一行5人来华池县采风,走进华池县博物馆了解挖掘华池县历史文化。为了更好地拍摄“丝绸之路上的甘肃”(庆阳)专题片,摄制组在华池县委宣传...

华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